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统计课程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经济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广,实际操作性强,教学过程便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本文就高等职业院校统计学任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注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统计学 教学 素质教育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切可以概括为职业教育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而素质教育的特点一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要知识与技能、能力并重。社会经济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广,实际操作性强,教学过程便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统计学教学中要注重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合理知识结构,良好心理素质和交际协调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群体 。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高职院校教师应当做到:
  首先,“身教重于言传”,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提高素质的是教师本人。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作为学生的表率,教师不仅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事业心,高尚的师德品行,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循循善诱的教学作风,为人师表,并在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中给予他们或直接明朗,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否则,单一的说教或仅凭教师专业水平都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就是学生的榜样。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面对的是新时期思想活跃,走向成熟的青年,就更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应当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广博的交叉学科知识、系统的教育教学知识,善于并且能够准确表达这些知识,也应当能够熟练地运用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
  其次,要加强并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教学形式,而在知识与能力两者关系中,知识虽然重要,但学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能力,知识要转化为能力还要靠思索、靠实践。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中,虽然一再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依然有许多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上,满堂灌的教学,死记硬背的考试,实践环节缺乏,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却很欠缺,也做不到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做事的基本心理品质,进而能够按照社会的需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不断改进教学,注意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统计学课程是高职高专财经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科目,是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经济知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和改进统计学的教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教师的备课、讲授和课后辅导三个环节
  教师备课要首先学好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确定讲授的内容和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思想性、实践性,还要有趣味性。 统计学课程教学要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统计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经济或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统计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信息;学生可在掌握统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未来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从事相关工作,奠定数量分析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讲到“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时,有意识地列举出反映国民经济实力的基本指标,并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又对他们进行了国情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看到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差距,能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讲到“动态数列” 时,运用自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个时期国民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们在学习研究事物发展变化基本方法的同时,又看到了祖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日新月异的成绩;讲到“统计指数”时,结合我国股票价格指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等指数的编制以及运用情况加以介绍,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增加学习兴趣,进而更准确、牢固的把握知识,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素质。课堂讲授要在力求语言准确、简练、深刻、生动、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板书工整美观的同时,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的深入,教师不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动脑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并采用启发式、比较式、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个人分析或与他人辩论,针对有关问题冷静、认真的思考从而获得对有关知识和问题的全面准确的理解,并找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从事实际经济工作所必须的表格设计、信息处理、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创造性决策等多种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注意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见解,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了“调查方案设计”之后,布置学生设计有关市场调查方案 ),此外,课堂教学之后的辅导要及时跟上,做到不遗留问题。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第二,重视实践教学,引进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完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开展教育与行业对话,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统计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方法论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际生活的千变万化和纷繁复杂,决定了统计教学不能只局限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布置一些与实际经济工作相关联的作业、思考题,搞些模拟实验等。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理念,采用新一代学生更喜欢的、也更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方法。走“与统计实践相结合、与统计科研相结合、与统计软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在做中学” 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它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师也不再按传统的教材体系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按工作内容来确定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景,组织教学。学生是在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接受教师设定的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以此为目标进行主动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导演,退居幕后,只起到咨询和辅助的作用,学生是演员,在前台,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知道实际工作项目和流程,掌握具体要求,这样才能设计合理的情景,提出恰当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控,进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法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使得学习主体得以持续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重现与锻炼,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这是一种非常适合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好方法。例如,结合“统计调查”一章的的教学,布置学生做“城市客运交通客流量调查”、“高校特困生基本情况调查”等,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独立思考并组织实施各种调查,从调查表的设计,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汇总,到最终的分析和预测,完全由学生自己去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早日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实际工作有个感性的认识,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了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提前设计好情境,给予学生足够的咨询和辅导,对学生提交的调查报告教师应有细致的点评,不能放任不管。
  第三,重视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特点,调整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许多由于当初考取的学校、专业不如意,在入学后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困惑等问题。另外,不同年级的学生又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低年级的学生仍带有一些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基本功较差,但比高年级的学生容易尊重和服从教师,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心里,因此,教师授课应当紧紧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内在逻辑性,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资料查阅和独立自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高年级的学生则比较自信,具有一定的学习基本功,独立性、自尊心都很强,对所学知识已有选择,对授课质量也能有评价,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发送足够的信息量,授课内容更要充实、拓宽,要联系实际,方法也应当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能将授课内容快速转化为自己知识体系的子系统。
  第四,重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更新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论科学,学科特色非常显著,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应用性;既有归纳方法论,又有演绎方法论;既有较高的数学要求,又有较系统的应用学科背景要求;既讲究严密性,又强调灵活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统计课程教学应当以培养综合统计应用技能为主线,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两大部分知识――统计基础知识(包括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问题,如统计调查方式、统计整理的方法等)和统计的基本分析方法知识(包括综合指标法、指数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抽样法等)。注意将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有机融合起来,并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各自特点,强调统计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努力形成“以方法应用为主,以方法原理为辅”的教学特色。培养学生通过对现象的量的分析判断,进行质的鉴别的能力。
  第五,重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统计课程的的积极性,提高统计教学的效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计算机、投影仪、摄录机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的纷纷登场,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增添了许多生机。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给统计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许多原本枯燥、乏味的统计概念、计算公式利用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后,变得生动形象,有趣味,有助于使学生产生愉快积极的心态,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另外,掌握先进运算手段是新时期对财经类人才的要求之一,在教学中还应当注意结合统计学的教学加强学生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如应用EXCEL,SPSS等软件的能力的培养。
  综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教师应当根据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统计学的学科特点,联系经济工作实际,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改进和提高教学,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国家培养出经济建设急需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1月.
  [2]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2008年4月.
  [3]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