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落实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高中新化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化学课程的终极目标。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分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现状,综述了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终极目标。
[关键词] 化学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是教学的基本目的,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有时候,决定一个人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更重要。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再是化学知识与能力的陪衬,而是化学课程的终极目标,这也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但在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大方面:
1.高考指挥棒及升学压力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以中考和高考为中心的升学考试体制一直深深影响中学化学教学。升学和考试的压力成了众望所归的“目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都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依据,为应考应试而教,成了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2.传统观念的影响
由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长期得不到关注,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明白新课程理念的优势,也懂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但面对考试成绩,面对高考,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关注此事,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素的培养。同时学生家长也习惯性地追求化学成绩,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教育的重视也不够。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应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情感的动力作用可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可否认,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是一件长期的任务,关系到整个化学学科教育机制,教育理念的逐步转变。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全面落实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1.全面贯彻教学改革的精神,切实加强新课程目标的实施
目前,我们进行的化学课程改革,是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管理部门选拔人才机制的改革,打破只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独木桥”,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有赖于学校教师深入贯彻课改精神,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有赖于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那么实现高中化学课程终极目标,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就会一帆风顺。
2.加强培养学习化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动手实验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化学学科的优势。充分利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调动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前题。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的问题,或者一个有趣的实验,甚至是教师一个不经意的问题,或许就会打开学生通向化学殿堂的大门,激发学生对科学终身的追求。同时作为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便可能对他们只是细微的进步的表扬,也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喜欢化学,热爱化学,从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宽松愉快的化学课堂中促进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化学人文精神培养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我们享受着化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如白色污染、染色剂、三聚氰胺、“瘦肉精”、红心鸭蛋、毒大米、染色馒头等等这些社会问题都与我们化学休戚相关。新课程改革后,《化学与生活》模块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不仅教会学生化学知识,更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乐观生活,健康生活,高品质生活的热情,消除学生“化学添加剂都有害”的认识误区,合理运用化学合成药物来治愈疾病,健康生活。
新教材各模块的设置,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如《必修1》的教学中“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使我们生活品质快速提升;《化学与生活》中“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益处”,“神七宇航员所穿的宇航服是化学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基础》中“有机合成技术的提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这些知识能使学生以正确的情感和态度来关注社会,增强学生人文精神素养,树立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践行低碳环保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正确的运用化学使地球环境日益恶化。我们不能一边享受家庭轿车的舒适,一边谩骂空气质量的每况愈下、道路的拥挤;我们不能享受空调、冰箱在炎炎夏日给我们凉爽的同时,指责臭氧层空洞、紫外线超强、气候异常等,要想解决这些环境问题,还要依靠化学本身的力量。在现代生活中,化学是人人都无法回避的。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所创造的无数新产品进入了每一个普通家庭生活,使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受益匪浅,更不用说化学药物对人类防病祛病、延年益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给人类原本和谐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因此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倡文明适度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要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节约实验药品、优化实验步骤、设计节能环保的实验方案开始,积极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以提高化学素养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5.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作为一种认识真理的探究活动,化学也不断地丰富、深化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自然观,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蕴含着许多的哲学思想。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努力挖掘其隐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将它们写进教案,融进教学,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逐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如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活动性的改变,体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物质的变化与外界条件的关系,体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酸碱中和反应,沉淀与溶解,氧化与还原等体现矛盾的普遍存在以及矛盾的对立统一两方面关系。可见,高中化学教学为高中生理解哲学观点和思想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提供了丰富的例证,能使学生自然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作为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既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积累。它的落实有赖于教师良好的事业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过硬的教学本领和基本功;有赖于化学教师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去渗透情感,端正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赖于学生对自然科学真理积极主动探究的渴望和对自身科学素养完善的追求;有赖于家长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新认识;有赖于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化学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作为化学教师,只要能充分利用、发掘新教材各模块提供的丰富素材,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着眼于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新课程解析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报,2005.10.14.
[3]冯函秋 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J],柳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8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