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经》与个人修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辉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深刻的哲理,对我国古代及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五千言,流传两千多年,对人类精神世界影响深远。《道德经》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我们为人处世、养生、修养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修养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010-04
《道德经》五千言,流传两千多年,对人类精神世界影响深远。今天,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的急剧上升期,也可以说是人的思维意识与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型期,如何在处处有欢歌的盛世,保持一点清醒、常态、低温,保持一点警觉、思辨、冷眼?我以为读读《老子》,对个人修养和我们认识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哲学思辨,宗教情怀
老子《道德经》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性、世界的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道”是《道德经》一书的重要哲学概念。据统计,“道”字在《道德经》中出现了76次之多,可以说是整部书的灵魂。因此。《道德经》的基本思想是“道”,并把“道”视为超越时空的天地万物的根源。“道”贯穿于大至宇宙,小至一草一木、一器一皿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老子把实存性的道升华为哲学理念上的“道”,说得玄妙极了。《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1章)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21章)这就是说,“道”这个东西,讲说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这个东西啊,可以命名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道是恍恍惚惚、惚惚恍恍,但是其中有形象,其中有事物。道是深远昏暗的,但是其中有精神,那精冲是非常真实的,真实中有他的证验、规律,说得多好啊!如果演绎一下,那么你要选择你的成功之道,也是隐隐约约、恍恍惚惚的,是很难找到的,但是天地间的那个“道”确实存在啊!你要由模糊到清晰,就要自己努力去寻找。老子说得多好,这话的味道越咀嚼越有味儿。你一生走那条路取得成功?首先你要找着路、找准路,这是不容易的,但是努力之后是可以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的。你要成功,就要有一个极其艰苦的寻找成功道路的过程。
《道德经》充满了哲学思辨。老子用相生、相成、相较、相倾、相和等词说明同一关系,“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第2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相互渗透的关系,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又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58章)对此,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赞扬,他说:“在一定条件下,坏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大根据。
二、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老子反对片面的观点,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第22章)意思是说,有部分才会有整体,有曲妄才会有正直,有低洼才会有满盈,有陈旧才会有新鲜,有少才有多,仅仅是多则会有惑。以上这些相对而生的现象实质上是一体的,圣人就是凭着掌握这个法则来治理天下的。他又说:“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希言自然。”(第22章)意思是,古人所说的偏与全的道理,怎能只是一句空话呢?真正是回归到道的根本上了。
由此可见,老子坚持自然的辩证法则,反对片面的思想,不懂老子的辩证法就读不懂老子。很多人认为,老子《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无为而治”,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可奈何,逃避现实的冲突和矛盾,缺乏斗争进取精神,体现了一种消极的避世态度,这是没有领悟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通过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可以体会到老子的贵柔守雌、以弱胜强以及以退为进的辩证思维。“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67章)意思是,我一直有三件宝物并坚持保持它。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贵柔守雌(慈悲为怀)就能勇往直前;俭约惜物就能丰而广;不敢做天下第一,就能成为万物的首长。老子的这段话集中体现出他以退为进的精神。当然,老子也绝不是一成不变地贵柔守雌,对于个别违抗者,他也绝不会手软:“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夫孰敢矣。”(74章)老子的三宝是统治者巩固权力之道。
而当处于弱势的时候,老子又主张以弱胜强的道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凡是能攻克坚强的,没有什么能超过水,因此水是不可替代的,柔能胜刚,弱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没有哪个能做到。老子讲得很清楚,“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67章)他的贵柔守雌,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就是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法的真正威力所在,老子是积极人生、斗争进取的。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辩证思想的哲学家、思想家。然而,他的辩证法并非完美无缺,历史的局限使他只看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但没有看到事物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三、抱怨以德,追求至善
至真至善是《道德经》德育观提出的明确目标。《道德经》第49章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一章的大意是,圣人永远没有私心杂念,把老百姓的心视为自己的心。对于善良的人,我会善待他;即使不善良的人,我也要善待他,这样就得到了善良。对于诚信的人,我信任他;即使不诚信的人,我也会信任他,这样就得到了诚信。圣人心系天下,总是表现的十分谨慎,身为天下,而使浑浊百姓的心返朴归真。百姓们都专注于他的耳目欲望,圣人则要使其回复到婴儿般纯厚质朴的状态。这一章,在规劝统治者做效法天道施德的榜样,修之于自身,并推行善政,将爱心与诚实广泛恩赐于人民的同时,对至真至善作了详细的论述,在第63章中,《道德经》强调圣人应“报怨以德”,即应以德来把怨相报。在79章中,《道德经》又对“报怨以德”这一主张作了具体论述,即“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意是说,调和巨大的怨恨,必定有余留的怨恨,怎么可以说是做了好事呢?因此,圣人拿着债权合同的回执,而不向欠债者讨债。所以说,
有德的人就主管合同,无德的人就主管税收。自然规律是没有私亲的,它永远帮助有德的至善之人。与此同时,《道德经》又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形象地解释至真至善。例如,《道德经》第8章以水作比喻,来形容至真至善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善”的人如同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夺,汇聚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处,所以和大道极为相似。水居于低洼之地,思虑深邃而宁静,交接善良的人们,说话遵守信用,为政精于治理,处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良机。正因为不去刻意争夺,所以就不会有过失。这段话,通过对水之“上德”的论述,把“上德”惟妙惟肖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又如,《道德经》第41章以谷等作比喻,来进一步阐述至真至善之德。“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其意是说,崇高的德好像低谷,广博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苟且,质朴纯真则好像污秽。上述这些比喻,使人们更能深入领会《道德经》所言的至真至善之德。
《道德经》将至真至善作为道德追求的理想目标,提出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49章)“报怨以德”、“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等主张,这对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个人修养有重要启示。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总体上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即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怎样推进上述四个方面的和谐,而《道德经》所主张的德育理想目标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重要思路。那就是,必须塑造“上善若水”的崇高品格,让人与人之间充满友善,让整个社会互帮互助,让人与人之间敞开心扉,以心交心,坦诚相见。同时,也应该具有“德若谷”的博大胸怀,有容人之量,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让“以德报怨”这一道家哲学的思想精华在当今时代大放异彩。也“只有超越自我的樊篱,勇于并善于接纳和认可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才能够拥有一种清新、质朴、快乐的生活”。可以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道德经》至真至善为追求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就不难建立。
四、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道德经》所主张的修身养性之道。在第9章中,《道德经》对淡泊名利的思想进行了详细论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这一章的大意为,把持而使它满盈,不如趁早停止;锤击而使它锐利,不能保持长远。金玉满堂,没有谁能守护;富贵而骄,自己招致祸患。功成身退乃自然之道。事实也正是如此,自古以来有几个人可以守得住名利和财富呢?又有多少人不是因为在荣华富贵的虚名虚利上自我膨胀、骄傲自大,终于招致败亡的呢?在第12章中,《道德经》从反面论证了知足常乐的重要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章的意思是,五彩缤纷会使人眼瞎,五音繁乱会让人耳聋,五味混杂会使人口伤,纵马驰骋围猎会使人内心疯狂,金玉宝物等易使人德行败坏。因此,圣人只求温饱,能够生存即可,不追求纵情声色。所以说,必须抛弃物欲,只求温饱。这一章既论述了穷奢的危害性,同时也指明了人们应当遵循知足常乐的修身养性之道。在16章中,《道德经》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即达到极端的空虚物欲,坚守彻底的清净无为)的观点,指出丁淡泊名利和知足常乐应具有的境界。在第19章中,《道德经》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即显现并坚守朴素,减少私欲,杜绝世俗之学,就不会有忧患)的论断,强调了淡泊名利的益处。第24章从反面对知足常乐作了进一步论述:一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其意是讲,多余的饮食和行为,鬼神都会厌恶。因此,有道之人不会这样做。在第44章,《道德经》对淡泊名利、知足常乐这一主张进行了总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常久。”其大意是,名声与身体相比哪一个亲近?生命与财富相比哪一个贵重?得到名誉与丧失生命相比哪一个痛苦?过分的吝啬必定会有更大的浪费,过分的收藏必定会有更重的损失。所以,知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受危险,这样就可以长久安全。这一章先论述淡泊名利的重要性,然后又阐述知足常乐之必然性,从而对淡泊名利和知足常乐的修身之道进行了总结。
适度地追逐名利,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名利绝不能过分苛求,更不能为名利所困,让名利成为人生的惟一追求。为物所累,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异化做法,太多的现代人把追逐名利看成人生的全部意义,进而导致了很多的社会不和谐因素。的确,一些苛求名利的人为了一个空虚的荣誉,经常会费尽心机,甚至会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即使如愿以偿,得到的也往往是被异化的荣誉而非真正的荣誉。同时,苛求名利的人为了私利更是不择手段,甚至无所不用其极,这种苛求名利的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那么,如何引导人们在新时期正确对待名利,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必须思考的时代课题。在这方面,《道德经》所主张的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修身养性之道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发。淡泊名利,并不是放弃名利,而是启发人们不要刻意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利。实际上,一个人该得的名利往往会很自然地得到,不该得到的名利刻意追求了也不一定如愿,即使勉强如愿也会欠下一笔永远无法偿还的心债。因此,只有淡泊名利,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名利,才会得的坦然,舍得洒脱,才不会被名利所困扰。其实,淡泊名利也不一定会丢掉本属于自己的名利,有时候得到的反而会更多。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淡泊名利,才会知足常乐,才能经常保持一种幸福的心态,才能笑对人生。因为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无节制地放纵欲望,贪得无厌,最终将会一无所有,甚至酿成大祸。“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46章)就是说,没有比放纵欲望更大的罪恶了;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祸害了;没有比贪婪更大的过错了。当然,知足也并不是消除一切欲望,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让人适时地收敛过多的欲望,并将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
五、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在第32章,《道德经》提出了“天地相合”(即天地阴阳相交合)的思想,其中内在地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因素。在其他章中,《道德经》又讲述了道法自然的哲理。例如,第25章中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论述,不但指明了天人合一的关系,而且也对大自然的至关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又如,在第42章讲述了世间万物皆生于道的自然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道整体惟一,一产生天地,天地含有阴阳二气,互相交冲而产生和谐之气,阴阳和三气产生了世间万物,这句话再次指明了世间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道德经》一方面认为万物自道生,另一方面又认为万物生而有道。再如,第51章对世间万物皆源于“道”进行了论证。“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其大意是:因此道化生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发育,使万物结果成熟,给万物抚育保护。这一段话,又一次强调了“道”是万物的总根源。从中可以发现,人和世间万物一样,均来源于“道”,因此,人们应像爱护自身一样来保护包括自然界在内的世间万物。步人工业化时代之后,人们享受到了工业社会带来的极大便利。但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在很长时间内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工业的发展能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问题。在工业化初期・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那么,在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道德经》的天人合一以及道法自然的理念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天地相合”的理念,而天地相合就意味着天人合一。既然天人合一,人类就必须尊重并保护自然,这样才能够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到头来定然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今天的臭氧层遭破坏,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均是这方面的例证。《道德经》还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在“人―地一天―道一自然”之中,“人法地之清净而万物生长,地法天之无言而四时更迭,天法道之无为而宇宙生成,道法自然而不违背其本性”。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一地一天―道一自然”这样一个关系式中,中间的地、天、道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过渡,实际上论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中,人为万物灵长,而自然则是“道”的应然状态。世间万物能否呈现出道之自然状态,和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遵循“道”,世间万物便能呈现自然状态;反之,世间万物就会遭受人为破坏,也就不会表现出自然状态。而能否做到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关键在人。这就启发人们,外加于物、矫揉造作都是反自然的。因此,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能对大自然进行过度开发,必须走既要发展工业化,又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这样做,人与自然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
综上所述,《道德经》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给我们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对我们为人处世、养生、修养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责任编辑:韩慧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2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