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爱国

  摘要;文章通过对体育兴趣的概念、作用进行阐述,并从学生自身、教师、环境等影响学习兴趣的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论述了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启发武”教学;教师素质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131-02
  
  由于“终身体育”思想的逐渐深入,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也有所改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必然成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乌申斯基)。学生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和在沮丧厌恶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是极为不同的。
  
  一、体育兴趣的概念及其对体育学习的作用
  
  1.体育兴趣的概念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通常一个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对体育课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
  
  2.体育兴趣的作用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体素质和原有技能水平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有体育兴趣的人较无兴趣的人活动效果更优。这是由体育兴趣对体育学习或锻炼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需要的行为,因而兴趣的强度决定行为的结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人的神经、情感领域也就无意识的产生动力。由此可见,教师要以大纲为主,结合本校实际,积极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科学的搭配教材,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影响学生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体育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但是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往往流于形式,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缺乏新意,学生渐渐对体育课的感受下降,慢慢失去了兴趣,现将各方面原因归纳如下:
  
  1.轻视体育课,主观认识不足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部分家长、老师和学生认为,体育的好与差不要紧,关键是文化课要好,体育课可有可无。于是上体育课故意请假、缺席,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厌倦体育课的内容
  体育课从小学到大学不少教材重复单调,再加上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风吹日晒,严寒酷署,有些学生怕晒黑了脸,弄脏了衣服,弄乱了头发,练习一会儿就丧失了兴趣。
  
  3.自卑心理
  形成自卑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学习方法不佳;有些是过去有失败的体验;有些是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学习效果差;在考试时未取得好成绩而受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埋怨等,此外由于以前的体育基础差,每个人的身体形态也不尽相同。所以运动能力也参差不齐,部分身体条件差的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对体育的兴趣也不高。
  
  4.体育教师的因素
  传统的体育教育是“师本教育”,其核心是教师为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再加上个别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新颖,责任心不强等因素都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减退。
  
  5.场地器材陈旧不全
  体育场地是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场所,对学生的健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唤醒学生自觉的体育意识,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环境。试想如果本来喜欢跑步的人,每天让他在一个尘土飞扬的土操场上跑步,他还会有兴趣坚持吗?
  
  三、体育兴趣的培养方法
  
  “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具有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无限的热情。”而学生的兴趣是可以在体育活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应通过各类活动进行。
  
  1.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体育态度
  由于目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忽视体育锻炼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手段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的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课确立科学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按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性格、身体素质、形态的差异,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安排合理的运动量,使学生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量合适,防止极端化。对基础差的,素质差的学生多关心,不要另眼看待,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有潜力的学生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其天赋得到发展。
  
  3.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兴趣化,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中不断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兴趣,如果总是用“示范――讲解――练习”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就显得呆板、单调、乏味,多用提问、游戏、适度的比赛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
  
  4.创造良好气氛,使学生增多“成功感”、“满足感”体验。
  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对成功的表现机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关心。因此在教学中,多创造学生有成功感的机会在安排竞赛性内容时,要强弱搭配得当,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功。教学中多观察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并在课堂上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5.多运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的平衡,激发他们对新的认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不断提高,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6.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
  目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针对性和实效性考虑较少,往往只从规定课时与项目的搭配上作些简单的调整。从目前实施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复的比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大学阶段,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兴趣广泛而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大学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各高校在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的同时,可根据各自的实际和专业,在体育项目的配置上,作些灵活而有效的安排。就我校而言,作为一所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教师工作,大多时间与学生接触。因此,可多安排些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健美操等内容;再则,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体育项目进入社交场合,如门球、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壁球、飞标等,都是目前在社交场合中常见的体育项目,学生不仅兴趣比较高,而且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不无裨益。
  
  7.提高教师素质
  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强烈的教学事业心,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师范,可以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障。
  
  8.课前场地、器材准备充分
  准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总之,体育较之其他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只有教师正确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将快乐体育思想带入课堂,最终将会养成学生终身体育观,为祖国培养优秀健康的人才。
  
  (责任编辑:李亚绒)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21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