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棉花后期叶片发红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玛纳斯县棉花生长后期,经常出现叶片发红、落叶的现象。2010年玛纳斯县六户地镇、头工乡、兰州湾镇等植棉乡镇普遍发生。棉花红叶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棉花叶片发红,一种情况是棉花在中后期发生红叶茎枯病,另一种情况是棉花缺钾症,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不良气候引起的。
1 棉花红叶茎枯病
棉花红叶茎拈病是由缺钾引发的,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发生在棉花生育中后期,干旱年份发生和危害程度更为严重。可使棉花遣株矮小,结铃减少或蕾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田间棉花一般在蕾期开始出现症状,结铃吐絮期发病最重。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病叶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发展。这与棉花缺钾不同,棉花缺钾叶片也发红,但其叶片是从下向上发展。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病时病叶从边缘开始出现失绿,先为黄色,后产生红色斑点,最后全叶变红,叶肉增厚、皱缩发脆,叶脉仍保持绿色。病重时叶柄基部变软,失水干缩,致使叶片萎蔫下垂。叶片枯落时,茎秆顶端呈干焦状,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提前枯死。病株维管束―般不变色,这是与棉花枯黄萎廊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1.1 发病原因
土壤缺少有机质,特别是土壤钾素含量低。棉花是喜钾作物,对大量元素的需求,仅次于氮,在玛纳斯县等地,由于棉花多年连作,农户又很少追施钾肥,部分棉田缺钾较为严重。
高温干旱影响钾素吸收。棉花对养分的吸收与土壤水分状况有关,7--8月棉田较长时间干旱缺水,会加速土壤钾素固定,影响植株吸收钾肥,造成棉株体内缺钾。特别是久旱后遇暴雨或连阴雨天气,土壤有效钾随水大量流失,棉株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更易造成红叶茎枯病暴发。 棉花密度、株型过大。由于“一膜六行”高密度栽培技术的推广、普及,棉花种植密度基本在17000-18000株/667m2,个别农户化控不到位,就会造成棉田通风透光能力差,棉花抗病能力差。容易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
1.2 防治措施
1.2.1追肥补钾
秋翻冬灌时,施人腐熟有机肥2t/667m2,增加土壤中可利用的钾素。也可以结合施花铃肥,开沟追施硫酸钾10kg/667m2。滴灌地每次滴水时带98%磷酸二氢钾1kg/667m2。也可以结合治虫喷施钾肥,用98%磷酸二氢钾200/667m2兑水喷雾,每次间隔7~10天,连续喷施2~3次。
1.2.2科学潜水
发病初期,如果土壤较干,应及时灌水抗旱,提倡滴灌,避免漫灌。雨后及时排水、中耕,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棉花根系活力。
1.2.3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选择生长势强、叶片厚的品种,提高棉花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1.2.4做好化控
严格按照品种特性化控,使植株达到理想株型。
2 棉花缺钾
2.1 发病原因
棉花缺钾一般也是在生长后期才表现出叶片发红。叶片发红的症状与红叶茎枯病基本相似。钾由于是可移动元素。下部叶片的钾要输送给上部叶片,因此下部叶片最先缺钾,缺钾症状也就自下而上发展,如果长期缺钾则全株发黄、叶片皱缩、发脆、卷曲、焦枯,呈红褐色以至干枯脱落。
2.2 防治对策
重视有机肥和钾肥的施用。许多农民只重视化学肥料特别是氮肥的投入,而忽视有机肥和钾肥的使用,所以导致棉花严重缺钾。
2.3 防治措施
同棉花红叶茎枯病。
3 不良气候
3.1 发病原因
棉花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如果低于20℃时间过长。棉花叶片就会发红发紫,随后枯萎脱落,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减产30%~40%。
3.2 防治对策
种植适宜该地区的抗病性好、抗逆性强、品质好、丰产性突出的早熟棉花品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53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