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中的讽刺艺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昊宇
摘 要:讽刺可以说是一种幽默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在鲁迅的作品中,对讽刺这一艺术手法的运用可谓是相当纯熟。文章就以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实例,从真实的反映、矛盾的揭露和技巧的呈现这三个方面对其作品的讽刺艺术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鲁迅;《呐喊》;讽刺艺术;分析
纵观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对讽刺艺术手法的运用自始至终都贯穿在其中。和传统的讽刺艺术相比较,我们又会发现鲁迅先生作品中对讽刺这一艺术手法的运用又更具创新性和独创性。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鲁迅先生在其创作过程中肯定借鉴和继承了许多传统讽刺艺术的精华,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思考架构,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拓展和改造。在鲁迅先生看来,讽刺的本质就在于能够用一些精炼甚至夸张的笔墨,艺术性地但也必须是自然地将某一面或者某一群人的真实给写出来。如下,将从如下三个方面对鲁迅先生的《呐喊》的讽刺艺术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真实的反映
出现在鲁迅先生小说中的讽刺,可以说是针对全体国人国民性而言的。小说集《呐喊》对讽刺手法的运用是最成功的,所以作品本身的战斗性也是最强的。这主要是因为,《呐喊》中所讽刺每个人,甚至是每一件事,都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到影子,让当时麻木而不自知的民众们对号入座。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效果的关键就在于其所讽刺的所有对象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来源于民众的现实生活。《呐喊》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那些隐藏在平常现实生活现象中的丑陋本质,用一种艺术性地方式揭示出来了,这也是当时生活真实性的一种十足表现。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讽刺是其敏锐思考的一种独具个人特色的思想结果,深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这种颇具深刻性的思考来自于他充满思辨色彩的严禁逻辑。以《狂人日记》为例,它被誉为是彻底反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从这部开山之作中,我们知道了在中国的漫长的封建文明史当中,虽然每一页上都写的是‘仁义道德’这几个字,但是,仔细地琢磨之后你却会发现,从字缝中还能够看出字来,几乎满本所写的都是‘吃人’这俩字。诸如古久先生、赵忠翁和大哥等封建统治者的各种“吃人”行为,我们并不会有特别强烈的奇怪感,反而正是那些被长久压迫在社会底层的、处于“被吃”状态的普通老百姓,总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帮助那些残忍的“吃人者”去“吃人”,这听起来多少都会让人有些不寒而栗。鲁迅先生还在其中说到:“小孩子的‘吃人’行为,大多是其娘老子教的!”这样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作品的讽刺意味儿。可以说,使这部小说颇具深刻性的并不仅仅在于它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罪恶行为的批判与讽刺,还在于其勇敢地揭露仁义道德掩盖下封建礼教的“吃人”事实。而这种讽刺能够引起我们思考和回味的原因也在于其源头的真实性,古往今来,也有只最真实的东西才最有力量,才最能够打动人。
二、矛盾的揭露
为了能够改变当时社会民众的精神,改造社会,更加集中和有力地批判和暴露整个社会育人的病态,鲁迅先生则将幽默与讽刺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了一种幽默的讽刺的艺术手法。而在他的作品当中,幽默与讽刺总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对立。在他看来,中国人并不擅长“幽默”,且“幽默”也并非是国产的,更何况当时确实又是一个难以幽默的时代。所以,他不得不改变幽默原有的样子,他所提倡的是要在笑中隐含带刺的幽默,通过这种幽默来寄寓某种深刻的社会讽刺。但是,鲁迅先生并不屑于那种猥亵、轻薄和油滑的“幽默”与某些舒适愉快的“逗乐”,他坚决地反对和鄙视“将屠户凶残化为一笑”的自我麻醉般的陶醉。而这也使我们读者在读阅《呐喊》时,总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时不时地就会陷入到某一种矛盾感情境况中去的原因所在。
悲剧与戏剧这二中相互对立的矛盾在《呐喊》中经常是同时存在的,二者相互交织,相互融合,所以经常让人哭笑不得。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喜剧表象来表现悲剧本质的。阿Q是他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个“悲喜交加”的人物典型。对阿Q形象的具体描绘实现了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讽刺。其中有一个场景是,阿Q跟王胡比谁的身上虱子更多,然而阿Q却没有比过王胡,面对这样的结果,阿Q最初也只是失望,但是到后来,他反倒有些不平,他不满为何自己看不上眼的王胡身上的虱子比自己多那么多,自己身上的虱子却少成这样,这对他来说,是如何的大失体统啊!每当读到这样的场景,作为读者的我们都会忍不住发笑,阿Q的那种自我陶醉和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让他整个人充满了喜剧色彩,但是当我们读至小说结局处“阿Q在即将被砍头之前都还颤抖着立志要把圆圈画圆”时,却怎么都笑不出来,这个时候,阿Q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喜剧人物了,因为所有的喜剧都是为了讽刺而设定的。
三、技巧的呈现
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都用其讽刺的语言特性来体现批判目的,《呐喊》的艺术手法非常的多样,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别具一格,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用反语。鲁迅先生的讽刺技巧极为的精妙,在小说中他似乎又是那么的喜欢用反语来加强其讽刺的气息。无论是说赵秀才的“博雅”,还是阿Q的“勇武”、“优胜”,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其用反语对人物的深度刻画,让人觉得这样的人更为的可笑可悲。
第二,活用成语。在小说中,许多成语都是看着严肃实则表达的意思非常幽默。例如,阿Q因为进城参加偷盗,使得他的“威望”突然高了起来,便使用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再如人们对阿Q“敬而远之”以及阿Q对尼姑的“视如草芥”等,都使得小说讽刺的意味更加浓厚。
第三,巧用文言。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大力提倡白话文的,但是在他的作品中依然出现了许多文言。如在《孔乙已》一文中,孔乙己对于“窃书不算偷”的争辩,孔乙己说出“君子固穷”“者乎”这些话,为了表达孔乙己的酸腐之气,运用部分文言,使得语言更加幽默和灵活,更加充满讽刺。
讽刺手法贯穿了鲁迅的绝大部分作品,可以说是他小说中最具有艺术价值和最能令人玩味的精髓。作为新思想运动的产物,尽管他汲取了许多西方文学作品的理念,但却并没有刻意的去模仿,而是自成一派,推动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展现出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与憎恨。
结束语:
讽刺所写的其实都是一些常见的、公然的事情,在平时,没有任何人会对这些事情感到好奇,甚至这些事情都已经自然到了一个让人毫不注意的地步。但是一旦这样刻意地去提一下,大家又会觉得特别动人。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就是日常生活,然而虽然他们一直置身其中,但是却对自己当前的生存困境却丝毫没有反应。鲁迅先生虽然对其精神的麻木感到痛恨,但另一方面,他又对他们的可怜命运感到深切的同情,这样的爱恨交织,使其作品变得更具感染力。与此同时,这既是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体系的一种认识,也是对中国历史的一个真实记录。
参考文献:
[1]徐文佳.传承与超越:鲁迅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朱爱娴.从《呐喊》看鲁迅的讽刺精神[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2:37+43.
[3]靳庆华.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J].学园,2011,02:88-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7725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