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游学斌
实验在物理教学有十分的重要作用。首先,从物理课程本身来看,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其次,从教育对象的特点来看,中学生普遍是好玩的,而实验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还要在玩中创新。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现举《温度计》一节的讲授为例:
在课堂的开始,我预先量好甲、乙、丙三个学生的实际体温依次为:37.6℃,37.1℃,38.5℃(学生未知有此操作)。接着把学生分为两组,让们依次测量甲、乙、丙三个人的体温,并记下数据,结果有如下两种情况:A组:37.6℃,37.1℃,38.5℃;B组:37.6℃,37.6℃,38.5℃。这时学生就提出疑问:为什么乙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我就反问:“得出不同数据的两组同学在实验中的操作有何不同?”善于观察的学生就会脱口而出:“A组同学每次测的时候都有先使劲甩几下,而B组没有甩。”我又问:“A组的同学为什么要甩几下?”有人摇头,有人曰:“平时家长和医生是这么做的。”
在学生渴求知识的眼光中,我就开始传授相关的物理知识,学生更愿意听讲解,教学效果相信会更好。对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要知道它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关于结构,它包括玻璃外壳、玻璃泡、毛细管和刻度。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使用方法大体有六点:使用前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不能测量超出量程的物体温度;使用时玻璃泡应充分与被测物体接触;玻璃泡不能与容器侧壁或底部接触;要等到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不能把温度计取出来后读数(体温计除外)。对于体温计,它只是温度度的一种,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度的仪器,它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有点不同,玻璃与毛细管的连接处有一更细的缩口,测量范围只有35―42℃,分度值为0.1℃,具体使用前,必须先用力甩几下,使留在细管中的水银退回到玻璃泡中,若没有此步骤,测量时就会出现错误,测量体温比体温计示数低的人时仍然为示数值,因为此时体温计示数起来就是37.6℃,细管中的汞液没有退回;而测量体温比体温计示数更高的人时水银会再上升,数据是准确的。读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但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会在缩口处断开,此时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保证数据正确。所以,出现上述错误,若是能够重视起来,首先仔细观察,先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再掌握其使用方法,就能确保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有不同结果。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
若采用与上述不同的教学方法,当提出一道这样的题目:“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37.6℃,用它们分另测两个人的体温,若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1℃和38.5℃,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摇?摇?摇?摇?摇和?摇?摇?摇?摇?摇。”学生经常会有各种不同的错误答案,有的为三十七点一摄氏度和三十八点五摄氏氏,有的为37.6℃和37.6℃,有的为37.7℃和39.1℃,甚至还有的为37.35℃和38.05℃。得出第一种错误数据的原因是粗心,没有看清题目,把读数看成是要求读作方法;第二种错误数据的原因是认为体温计没有甩过,那读数就不变,汞液既不升也不下降;第三种错误数据的原因是直接在实际体温上加上0.6℃得到的数据;而第四种错误数据的原因是拿实际体温加上没有甩过前的温度值,然后除以2得到的。当然在实际中还有学生会给出更多的错误答案,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错误率竟然这么高,这充分说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认真观察和实验,没有积极思考,只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愿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在整个“四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更应该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积极作用,为物理教学活动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0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