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生燕

   [摘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力求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环节。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学生 能力
  
  一、立足课堂,基于教材
  应当承认,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主要内容是对数学教材的学习。所以,我们所要探讨的数学探究性学习,并非特指那种探究性课题的学习,有学生通过调查、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必定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专题性的数学探究只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一种补充形式。从广义的探究性学习来讲,学生所进行的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在正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主要是在学习数学教材内容时体现的。如果不在课堂上实施这种学习方式,表面是抛开数学教材另选内容进行所谓的数学探究性学习,其实质必将是本末倒置。因此,立足课堂,深入挖掘教材,让每一个学生服都能成为探究者,这才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所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探究性学习关注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要继续思考研究,开拓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为了提升数学课的探究成分,应该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其一,揭示知识背景,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探究的痕迹,让学生看到并体验,面对一个新的问题他们是如何去探究、去创造的。其二,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成为一个主体去从事研究。其三,暴露思维过程,不仅给出成功的范例,还要关注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和反复,体验研究的氛围和真谛。
  二、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必须将其置身于一个开放、民主、活跃的学习环境之中,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一个宽舒、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才能够使学生的探究热情得以充分发挥。但是,传统课堂上却存在教师一统课堂的“专制“局面,教学内容和节奏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的活动也由教师来控制和支配,学生掌握与否及是否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根本无暇顾及。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的探究热情大打折扣,学生的一些新奇思维也将被扼杀。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意外”,采取回避的方式,要么简单搪塞,或利用教师的“威严”使学生保持缄默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当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想法时,教师要虚心听取。我们应该意识到,在认识一些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各自选取的思维角度不同,想法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可能不同。
  如果教师在学生议论纷纷的时候,不尊重学生的建议,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讲下去,其结果必然大大挫伤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学生合理化的建议,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创新。作为教师,特别要关注的是如何适时恰当的介入学生的活动,尽可能少地去打扰、干涉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充分为他们提供合作讨论、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
  三、选择难易适度的数学学习内容
  难易适度的数学学习内容是指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无法直接同化吸收,但经过努力是可以掌握的数学知识。太容易的知识会使学生丧失探究的兴趣,而太难的知识则又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失去进一步探究的信心。学习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则要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而定。所以,要把握好学习内容难易程度的方法,是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一致。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的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现有发展水平,再把数学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
  四、关注过程,注重结果
  探究性学习首先在西方发起,人们在杜威的“除了探究,知识就没有别的意义”及布鲁纳的“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等类似的片面言论的影响下,普遍认为,探究性学习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如果教学在这种片面观点的笼罩下,重点是获得探究技能,概念和原理等知识只是探究的附属品的话,必然从过去教学中过分注重结果这一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没有一定知识量作基础的探究无异于去建“空中楼阁”。
  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也指出,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作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他进一步指出高层次的学习主要是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学习主要属于问题解决学习这一高层次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学习,探究性学习不轻视也不能轻视结果。
  因此,即重过程又重结果,过程与结果想结合,学生探究技能的发展要以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基础才是对探究学习的正确理解。
  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如完全通过教师讲解或直接从书本上获得,则无法提高学生的能力,知识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改变,更重要的是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自寻找、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引发整个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探究学习的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学生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始终,探究式教学活动由于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外在的行为活动促进学生内在思维活动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对适应当前的教改潮流,推进素质教育大有帮助。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8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