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参与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新蒙

  [摘要] 创设生动形象又符合科学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特别是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竞争情境、趣味情境,能够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 活动情境 问题情境 竞争情境 趣味情境
  
  伟大的教育家夸美妞斯所说:“要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着欢乐”。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我认为情境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教学环节的巧妙安排,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七年级进行“浓度问题”教学时,由于学生缺少物理、化学知识,老师感觉很难教,学生感觉很难理解。如果采用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在讲授这个知识时是这样做的:
  课前布置每个学生准备水杯和少量盐,课堂分三步组织教学:首先给学生介绍浓度问题的几个基本量:溶济、溶质、溶液、浓度。
  然后教师做演示实验:在100克水里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让学生观察颜色,接着又加入微少的高锰酸钾粉末摇匀后,学生会发现颜色比原来深多了。再加入水,学生容易发现颜色比原来变浅。接着由学生做实验,并尝试盐水变浓还是变淡。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浓度=溶质/溶液,溶质=浓度×溶液。加溶质即加浓问题,浓度增大,溶济不变;加水即稀释问题,浓度减小,溶质不变。理论来源于实践,得到实践肯定的东西,才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比较透彻,用起来比较灵活,这时候再来分析例题,学生容易接受,就会水到渠成。通过实例,使学生对公式加深理解、熟练掌握。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课堂达标率也得到很大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从教学角度讲,问题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事实。问题情境的设计是针对教学问题完成教学设计的关键,为此,应该设计一些“好问题”,而“好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特点:(1)所设计的问题是学生“举手不及,跃而可获”的;(2)问题的提法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3)以“问题串”形式提出,即问题有层次性和开放性;(4)将数学思想和模型用于探究所提出的问题。
  例如,在七年级“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教学中,当学生分别在三个图形中画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后,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惊奇地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同一点,其它也一样;这时教师进一步提出:“这个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画图、猜想并测量后回答:“相等”;教师再鼓励学生以这个交点为圆心,这点到一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学生会得到一个精美又新奇的画面(这个圆在三角形内,且三角形的三条边象三根筷子夹一个汤圆一样),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点到顶点的距离是到对边中点距离的两倍,而以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垂线的交点为圆心,这点到一个顶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会得到一个圆刚好通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这样让学生人人积极动手,个个思维活跃,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真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好奇心与学习愿望获得满足,从而体验到学数学的快乐。
  
  三、创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思维的积极性
  
  采用新的刺激方式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兴奋,才可能激发其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中心对称图形》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心对称图形,结合以前学习过的轴对称图形,我们来研究一下英文字母和汉字的结构。
  师:比如说,英文字母S是中心对称图形、T是轴对称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汉字“林”是轴对称图形、“申”字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我们分组进行比赛(四人一个小组,每组同学拿出一张白纸,让同学边想边说,由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就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和所学的英文字母进行分析,看哪个组找得又多又准(时间5分钟)。
  采用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进行组与组比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比速度、比准确、比技巧。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大胆猜想,努力论证,胜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败者誓不罢休、以待再战,全班学生全身心投入。
  
  四、创设趣味情境,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设计自然贴切、新颖有趣、生动形象的巧妙比喻,可以将内容化难为易、化理为趣,达到启智开塞的目的,促成课堂教与学的高潮。
  
  例如,在进行“画∠EDC=∠AOB”的教学时,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演示画图后口述画法,同时指出:第一步,画两弧(你截到这里,我也截到这里);第二步,以P为圆心,MN长为半径画弧(你开口这么大,我也开口这么大);学生开怀大笑,情绪兴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笑声中,激发了主动学习的火花;在笑声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内涵。通过恰当比喻,学生与教师产生知识与情感的共鸣,自然使教与学形成了辩证统一,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鸟入林”,学生“百鸟无声”的僵化局面。
  创设生动形象又符合科学实际的教学活动情境,能够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消极被动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4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