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的更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津津
[摘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实施首先从教材入手,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了小学语文高年级新教材的特点:在教材内容上注意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语文基本功训练安排上,注重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在教材具体安排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 高年级 教材特点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以来,从教材到教师的观念,再到教学方法,再到评价方法,都更加科学规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操作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有了非常大的改变,那么,有哪些新的变化呢,下面,就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作一些介绍,希望广大教师对教材有更新的了解,对教学有所帮助。总起来说,六年制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有三个特点。
一、在教材内容上注意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一,全面安排听说读写的训练要求。叶圣陶先生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好比一张桌子的四条腿,缺一不可。过去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识字、阅读、作文,忽视听话、说话训练,四条腿短了两条。现在,语文教材中对听说读写训练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作了全面安排。低年级专门开设说话课,高年级教材有计划地安排15次听话、说话训练。七~九册每册4次,第十册3次。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材中把它们作为一体综合安排。
第二,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也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引导学生理解每篇文章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动脑筋读懂课文。安排作文、听话、说话训练时,要引导学生留意周围的生活环境,认真进行观察。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这都是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学习语言紧密结合起来的。
第三,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的习惯,把听说读写能力和听说读写良好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这方面教材安排比较突出。指导学生读书要教给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布置作文时不仅提出怎么写的要求,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美的陶冶。教材中的选文文质兼美,语言文字规范,可作为学习范例;内容都富有教育意义,学生从中受到怎样做人的教育,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
二、在语文基本功训练安排上,注重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什么叫循序渐进?就是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比较难,这样一步一步地训练。什么叫环环相扣?就是后面的训练内容是在前面训练基础上进行,前面的训练为后面打基础,后面的训练是在前面基础上自然的发展。这在教材编写上是一大进步。语文教学的“序”比较难把握,从一年级到高年级读的一篇篇文章,除了深浅难易不同外,到底在训练上有什么区别,不大容易看出来,容易造成教学深一脚浅一脚的情况。现在的教材,力求把语文基本功训练排出个“序”来,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时,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逐步提高。这个“序”主要体现在从中年级开始每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的编排上。下面分阅读理解和作文表达两条线来介绍这个“序”怎么安排的。
先看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大致可分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读了一篇文章能知道读的是什么,能理解主要内容。达到这个层次要求必须有几项基本功:要认识字,要读懂每句话,能把句和句连起来读懂每段话;把段和段连起来读懂一篇文章。这一步训练要求是在低、中年级通过三年训练来达到的。第二个层次,在能够理解读的是什么的基础上,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能弄清它指的是什么。在低年级课本中,句子的含义是什么或“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之类的题目是没有的。到高年级这样的题目多起来,目的是把学生对词语理解的能力提高到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在能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指的是什么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为的是什么,就是体会文章中心思想。作者写这个内容,这样写,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这个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提高的。如果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不体会它的意思,要概括中心思想不可能。从第七册后半册开始训练学生概括中心思想,并不是只在第七册训练一次两次就能达到要求,要在整个高年级段贯彻始终。因为文章有变化,要训练学生不论读什么文章都能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为的是什么,都能把握中心思想。使这项训练不断反复,学生熟能生巧,形成一种能力。第四个层次,阅读的更高境界就是不仅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指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而且能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共鸣。读一篇文章后能动心动情,这是会读书的人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整套语文教材是按以上四个层次安排阅读教学训练的。高年级在低中年级训练基础上,主要抓三方面内容:一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高年级阅读教学,没有必要对句子面面俱到,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含义深刻的句子不一定知道指的是什么,抓住这点引导即是让他们读懂文字,也是训练这种能力。二是抓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训练。三是抓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训练。我们在听课中发现,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求偏高,叫学生归纳段意甚至概括中心思想,而词、句、段的训练抓不扎实,到了高年级又做中年级的事。教《少年闰土》把闰土讲的几件有趣的事作重点,停留在只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的层次上。其实文章难点是“我”和闰土交往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特别是最后“我和我往常的朋友只看到院子四角高墙上的天空”一句,指的是什么,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我”的感情怎样一步一步变化,要在这里下工夫。高年级除抓概括中心思想、体会文章感情外,还有个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训练项目。这也是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下面我们再来看表达能力。表达能力大体可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能连词成句,把句子写通顺,句与句连起来,主要安排在低年级。第二个层次,能连句成段。中年级基本是这个要求,连句成段的标准是首先每句话通,第二是句与句能连起来,第三句与句连起来有一定顺序。第三个层次,到高年级能连段成篇,把几段连起来成为一篇文章。连段成篇的标准,包括前面讲的每句话通,句与句连起来有一定条理,还要围绕一个中心。这三个层次的训练如能在这三个阶段达到要求,而且训练得扎实,那么从低年级到中年级写片段,从中年级到高年级写一篇文章都不会困难。但是如果低中年级要求过高,写得长,语句生动形象,用上好词好句……结果句子还不通,到了高年级、毕业班还得给学生改病句,学生写作当然就有困难了。
高年级教材里对作文的要求始终坚持四条: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内容具体不光是写充分,也是文风。在高年级作文教材中,较多地采用了提供范围让学生自己定作文题目的做法,这是考虑到叫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他自己最想写的,教学中不要因为某个题目限制了学生的表达。讲评时,对学生自定的题目不妨做点评述,这样渐渐使学生知道文章题目怎样定。到高年级、毕业班提出了字数要求,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提出这个最低要求,是为鼓励学生把文章写具体,把话表达出来,放开手写。
教材中除安排了作文能力的训练,对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也作了安排。对高年级提出两项要求,一是作文前先列提纲,想好了再写,安排在第八册“练习编写作文提纲”。“提纲”分三部分,即题目、文章中心、材料安排,考虑好写哪几个材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先列提纲再作文是个良好的作文习惯。在以后的每次作文都让学生这样做,最好老师能检查一下学生的提纲,这样反复实践反复提醒,严格要求,养成习惯。二是要求写完作文认真修改。要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课本举出例子,看看叶圣陶、朱德熙是怎么修改的。安排这个项目后,老师要坚持每次让学生修改。
我建议学生作文不起草,列了提纲就在作文本上写,写完了,就在本子上修改。老师要看学生写得怎样,改得怎样,好的加以表扬。既注意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又训练修改文章的能力,而且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如果这两个习惯同时抓了,不仅对他们写文章有好处,而且能培养严谨作学问的态度,对学生终生有用。
三、在教材具体安排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个措施是教材分组安排,每一组围绕一个训练重点,几篇文章共同完成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每一组前面有“导读”,后面有“读写例话”,还有“基础训练”构成一个训练组。教师尽量按“组”备课,按“组”统筹安排教学……这样一组一组地教,有利于围绕一个重点,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第二个措施是把“预习”编入教材。从四年级开始,教材提出了预习要求,把“预习”作为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措施。课前学生按预习要求先读课文,自己学习。每篇课文前的“预习提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引导他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对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后四本书要求学生圈圈画画的预习比较多,老师检查预习时不要忽略这个方面。要看看学生圈画的怎样,也可叫学生说一说,经常督促,形成习惯。
第三个措施,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为学生自学指引路子。思考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有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本组重点训练项目,还有的是对重点词语、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高年级对朗读、背诵安排的较多。朗读几乎每篇课文都有,背诵占1/2。教学时,课后练习题尽量在课内完成,不论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课后练习题课内完成,就为学生课外自由阅读、课外发展兴趣爱好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课内课外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的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更加适合时代的要求。新课程的特点注定了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黄承学.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思路刍议[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0,(04).
[2]张伟.语文实践活动――一条改变我国语文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4,(04).
[3]徐亚玲.学生是本――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9,(17).
[4]赵鹤立.阅读课加强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5,(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4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