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宁生
[摘要] 在新的形势下,情商教育和情商训练作为一项崭新的工作已经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我们应该在抓智商的同时积极地抓好情商的教育和训练,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中忽视情感教育的做法,把培养学生情感素质摆在素质发展的重要地位,并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去唤醒成功因素中沉睡的百分之七十。
[关键词] 中学生 情感教育 心理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伊利诺州一所中学1981届的81名优秀毕业生作了跟踪调查,这些学生的平均智商是全校之冠,他们上大学后成绩也还不错,但到近30岁时却大多成绩平平。中学毕业10年后,他们中间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在本行中达到同年龄最高层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的产生呢?多年来,心理学家对情感与思维的相互作用即“认识与情感”这一领域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情感智商,即情商(EQ),终于弄清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情商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彼得沙洛维教授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教授于1990年提出,它是长期以来尚未得到开发的成功因素,这种影响个人成功至少达70%作用的沉睡的因素正等着我们去唤醒它、运用它。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开发这沉睡的70%的成功因素呢?
一、克服学科倾向,重视情感教育
智力需要情绪的唤醒和激活,情绪决定对信息处理的方式和速率。众多事实表明,高智商者不一定就是事业的成功者。情绪低落的高智商者在处理某些事情时,往往一筹莫展,而那些虽智商平平但情商高的人却能急中生智。伽俐略曾说过,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和挖掘生命的潜能,关键在于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运用需要原则、期望理论、价值目标和激励手段,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情商水准,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和开发自己,并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自我激励能力。同时,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咨询和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其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面向世界,适应未来。要真正认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及其创新意识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认识良好情感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进而产生锤炼自身良好品德的自觉性和愿望。再是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清各种心理误区,使他们逐步形成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目前,在许多学校的学科教学中,由于没有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左右教学的巨大力量,没有自觉发挥它在实践中的正向作用,致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大大降低教学效果。这主要表现为只注意灌输知识,忽视情感教育、性情陶冶和情绪的调节,忽视性格与意志的塑造及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的培养。这种状况应当改变,应当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通过科学的有效的途径,在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情感智商,使其心智和谐发展。
二、实施情感调控,促进潜能开发
教学实践证明:中学生的情感调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效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回答一个问题,情感调控好的学生表现得专心、细致,不仅回答圆满,而且始终很欢快;而情感调控稍差的学生就显得焦虑粗心,错误率高。自信心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这有助于充分发挥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大脑细胞就会缺乏活力,甚至产生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可见,知识的教学依赖于心理教育。相当部分的中学生缺乏顽强、刻苦、发奋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知难而进、攻克难关的执着精神。由于情感调控不佳,心理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思维能动性受到限制,遇到问题时想不出或根本就不去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久而久之形成思维的惰性。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情感较为脆弱,又处在社会的转型年代,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压力,这就要求他们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具备良好的情感调控能力、知难而进的精神、持之以恒的韧性和求异创新的闯劲,善于协调其价值目标和人际关系。这是现代人适应环境、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因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必须从学科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出发,确立心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按照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情感进行全方位的调控。
三、确立努力目标,诱发自我激励
当今世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评价人类自身的潜力,积极探索人类大脑的能量。上世纪30年代,一位声名卓著的人类学者认为,一个正常的健康人,一生只运用了其能力的6%左右。也有学者认为,人的一生发挥的能力平均起来只占其全部能力的4%,有的人发挥得多一些,有的人则少一点,之所以有多与少的区别,就是因为各人的自我激励水平不一样。人的自我激励最主要的是确立目标和接受挫败。事实上,目标的不断调整和实现是一种需要的满足,高级需要的渴求和价值目标的召唤是一个人不断进取和挖掘自身潜能的动力。心理学认为,价值观念一经内化,便能产生内驱力和制约力。怎样实现内化呢?这就需要反复的自觉的内省。所谓内省,就是让学生在外界的帮助和督促下,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刚开始,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差,谈不上什么评价、调控及如何去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教材,联系实际并创设情境,适当介绍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以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坚韧意志力的形成。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勒温借用几何学和拓扑学的观点,提出存在某种“诱发力”的假设,指出它以其强弱、方向和平衡等动力结构来解释人格品质在学习行为上的作用。就中学生而言,这种“诱发力”其实就是“自我之力”,它的产生和增强得益于自我激励。一个学生只有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并不断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才能进行自我激励,最终产生“自我之力”。
四、加强挫折教育,健全心理品质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3个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之中。但是,布卢姆却没有在动作技能领域展开论述。实际上,动作技能就是社会技能,它的目标主要包括“三心三力三性”:信心、恒心、细心;注意力、迁移力、表达力;敏捷性、踏实性和协调性。这三心三力三性又完全孕育在个体的心理品质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信心。其实,信心与挫折是一对“挛生兄弟”。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状态就是挫折,并由挫折产生失望或失去自尊与自信。事实上,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迅速克服,正是信心产生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设置“陷阱”,让学生经受失败,而后再加以正确引导,使其确立获取成功的信心。有的教师在每个学生的试卷上都详细地批改并给出评语,批改的重点是知识,讲评的重点是心理品质,如此反复进行,学生心理素质就会大大提高。由于形成了健全的心理品质并产生正迁移,势必推动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学农,陈震.初中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海云明.情感智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
[3]刘仲林.跨学科认识论.世界教育史(1945年―1998).
[4]林传鼎.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5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