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世红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动手活动就是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水平和中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创造力 建议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推广实施创造性教育,掌握运用创造技法,进行创造性思维练习等途径来实现。
  
  一、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推广实施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教育是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更好地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改变单纯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潜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推广创造性教育需注意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首先,学校进行创造性教育必须要有创造性的管理者。学校管理者应能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有利条件。其次,创造性教育需要创造型教师。创造型教师应当敢于扬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创造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从培养学生求知创新的基本立场出发,以化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为基础,精心设计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并给个性不同的学生充分表现才能的机会。最后,应该为创造性教育制定合适的测验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测评,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创造力状况,促使学生自觉地开发自身的创造力。
  
  二、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技法的训练
  
  创造性教学模式有利于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更好地开展创造性教育。我们可以运用“教师示范―学生创新―技法运用―方案实施―学生互评”的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技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给学生提供示范。现行中学教科书中,焰色反应实验是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教师按书中所列步骤讲解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观察不到焰色,尤其是钾元素的紫色火焰。这时教师可以参考文献中的改进方法,或是自己设计改进,在课堂中再添加一个改进实验,为学生提供示范。如在一根粗铁丝上每间隔一小段距离串上四团脱脂棉,在脱脂棉上分别滴加氯化钠溶液、硝酸钾溶液、氯化钙溶液、氯化铜溶液与酒精的混合溶液,然后点燃脱脂棉,即可看到明显的焰色。
  其次,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以上两组实验的对比,学生自然会思考为什么第二个反应现象明显,而书本上的实验却较难观察到现象,但他们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还比较模糊、混乱。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绘制如下的“鱼骨图”来明确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首先,在页面右端鱼头部分写出问题;然后,思考可能引起问题的原因,将这些原因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最后,将可能的原因列在相关直线旁。当学生逐渐学会如何绘制鱼骨图后,教师可让学生自行绘制,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再次,学生运用头脑风暴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找出可能引起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尽可能多的改进方法,最后依照操作简便、安全、现象明显及有创意的标准选出最好的一种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并展示出来。
  最后,制作创造性评价量表,对学生的创造活动进行评价。显然,在这样的创造活动中,教师己经不能运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创造活动进行评价。创造性评价量表是用来评价学生创造活动过程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理论认为,人的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人们多进行创造性思维练习就能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因此,进行创造性思维练习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验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发散思维训练和形象思维的训练等。
  发散思维是指从某一发散点出发,从事物的不同角度进行设想,产生大量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那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一物多用”、“多物一用”、“废物利用”、实验设计等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物多用”是指实验仪器的用途广泛,除了常见的用途之外,还有其它很多用途。如烧杯,它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容器,可以用来盛装实验药品、对溶液进行加热、放置管状玻璃仪器等。除了这些常见的用途之外,将烧杯倒置过来可以代替木块用来垫高酒精灯,也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减少某些反应中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等。“多物一用”是指不同的仪器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如制取氢气的装置可以用启普发生器,也可用试管、U型管等改装的简易装置,还可利用钠与水的反应直接在大烧杯或水槽中制取。“废物利用”是指将看起来暂时没有用处的东西再重新利用。如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片来制取氢气等。实验设计是让学生针对课题内容,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一定的实验原理为基础,自行选择实验用品,设计实验装置,制定实验步骤,选择适宜的条件进行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分析、综合得出实验结果。
  形象思维是一种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展开的思维过程,具体地体现为想像思维、联想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形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各种实验仪器、实验装置以及以图示的形式表现的实验仪器、实验装置等都能很好地充当“具体形象”的角色。在实验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像思维应鼓励学生多自己动手做实验、改进实验,多与这些“具体形象”直接接触。对出现异常实验现象的原因的大胆猜测也是训练学生想像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联想思维就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与其相关的其它事物的思维活动。学生积极寻找化学反应之间的联系、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实验装置之间的联系等,有利于联想思维能力的提高。直觉思维的培养则要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应该积累丰富的实验知识和经验,在实验过程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灵感是一种突然闪现的思想火花,要获得灵感必须要全力思考和解决问题,保持乐观的心态,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把握捕捉灵感的时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鼓励、帮助学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通过实验史实为学生提供很好的示范。
  
  参考文献:
   [1]陈阳.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考试周刊,2008,(35).
   [2]刁晓娟.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创新教学探究.现代教育科学,2008,(6).
   [3]吕一民.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与反思力的培养.吉林教育,200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5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