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拒绝疑似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欧阳娜
如何阅读经典?
有人曾问王安忆,能进入你视野的优秀作品是什么?她答,优秀作品除了句子以外,要看到人、人性,也要看到好的故事和戏剧性,否则我很难说一声好。
王安忆所称的优秀作品,大约可算是经典作品了。只是读这些经典作品必须讲究方法,如果止步于疑似读书,读书的人怕是难以从中“看到人、人性”,也是看不到“好的故事和戏剧性”的。自然,经典作品之于疑似读书者便没有了意义,亦不是对象。
记得上大学时,见同学们一本接一本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我亦颇为心动。从学校图书馆搬回一大堆书后,便狼吞虎咽地阅读起来。而今回想,那种阅读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疑似读书,因为真正留在自己脑子里的,除了大体的故事情节之外,都已了无影踪。记得最深的是自己做教师的那些年里,当学生们提出种种的问题时,我多囿于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境地中。吃一堑,长一智,自此以后,我开始懂得并悟彻了读书方法的真谛:经典作品拒绝疑似读书。
如果把一本书比喻为一个人的话,那么阅读他(她)就必须细细揣摩它的神情和心灵,体察他(她)的每一个动作细节,感知他(她)的体温、呼吸和特殊气息,并隐约地去认识生之养之的那个人――作者。
阅读经典作品,的确需要讲究阅读技法。通常情况下,对一些主题内容相近、表现手法相似的经典之作,我总是交叉着阅读。于是,在相互印证与补充中,加强了自我读书的深度与兴趣。不仅如此,多年以来,我还养成了凡是经典作品尽可能阅读两遍的习惯,因为第二遍的阅读,离散的是已经熟悉了的情节,筛选出的是文字以及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情致和氛围。
拒绝疑似读书,是进入经典殿堂的必然选择,自古其然。南北朝有一名学者叫陆澄,他从小好学,青灯黄卷,行坐眠食,手不离书。可是他读了三年《易经》,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计划编写一部宋书,一辈子也没有完成。何故?还不就是因为疑似读书吗?
每每拒绝了疑似读书,阅读经典作品时所展示的珍珠般的充满理性与哲学光芒的文字,就使我的思想不由自主地定格在了精神的天幕中,从而进入了隽永而久远的阅读状态。那种诗意的阅读状态是优美的,也是哲学的,但同时又是属于经典作品本身的,就如光有品茗行家是不够的,还得有上等的香茗。
附景:
阅读原著时,相应地伴读一些起辅助作用的文章,会缩短我们与经典名著的距离。
伴读评论
如果把原著比作千里马,那么评论就是伯乐。凡人是看不出千里马的妙处的,经过伯乐的指点和评说后,才会明白千里马的不凡之处。有些原著刚面世时,并未得到大众的认同,甚至连作者本人也没有完全意识到作品蕴含的伟大思想。评论家用他们的慧眼与慧心发现,以及他们精辟的论述和剖析,将作品的价值凸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像俄国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刚发表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位名作家为他写了评论后,人们才发现这部著作的伟大价值。所以伴读评论,避免了读原著时的不知所云。评论是帮助读者剥开名著这个大果实表皮的手,能让我们一眼看到里面精华的果肉。
就读的顺序而言,先读原著后读评论,可以印证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加深对原著的了解;先读评论后读原著,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可以读得轻松一些,透彻一些;边读原著边读评论,则可以不断质疑和释疑,让隐匿的脉络在评论的剖析中逐渐清晰起来。
伴读传记
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意识、情感态度、政治倾向、性格气质等等都影响他的创作,都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了解一位作家一生的经历,有助于理解他创作作品时所处的生活时期和思想状态,是对原著阅读的一种补充和注释。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把一个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家族向“大厦倾覆”般迅速衰朽的必然命运写得如此深刻和彻底,也把一群鲜活的艺术形象镂刻于不朽的文学殿堂之上,究其原因,就是由作者特殊的身世所决定的。正是从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的少爷变为一个“举家食粥”的贫病文人的转折,才使他创作了《红楼梦》这样一部旷世奇著。作家的传记就如同作品的一面镜子,它映照出了作品丰富的底蕴内涵,让我们能够更清楚地去认识一部杰出的作品,一个伟大的灵魂。
就读的顺序而言,先读传记再读作品,则是在作品中寻找作家的影子,从似与不似之间体会原型的艺术加工;先读作品再读传记,则是在传记里探寻作品思想和情感的源头,从因与果之间重拾作家的智慧。
伴读历史
任何著作都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它既是作家思想的产物,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因而作品都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经典之作都有其产生的客观背景和社会条件。如果不去了解当时当地的历史状况,对作品中的一些内容就可能拿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因而产生误解。只有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对作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足够的认识,才能给作品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美国斯陀夫人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可以说是对罪恶蓄奴制的控诉书。今天读来,依然让人为黑奴悲惨命运潸然泪下。当时在美国南部,黑奴是“会说话的牲畜”,可以被任意买卖。这部作品一经产生,就引起巨大反响,并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作家被美国总统林肯称赞为“写了一部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社会问题一经文学作品的定格和艺术概括就成为一种尖锐的矛盾。
就读的顺序而言,先读历史再读作品,遥远的环境不再陌生;先读作品再读历史,则能感受名著的远见与理性。
当然,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温经典时,依然能感受到正义与力量的不可战胜,爱与美的永不凋零。(摘自《中国教育报》)
责编 文 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7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