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90后”大学生新特点对于入学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轶峰 杨俊峰

  摘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析“90后”大学生具有的特点,探讨他们给入学教育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及入学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入学教育取得实效,促进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90后” 入学教育 “六种能力”
  
  “90后”大学新生成长于我国面临社会化、国际化大背景下,他们的思想及心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给大学入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其适应“90后”学生的新特点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对于其今后的成长成才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自我意识强烈,带给大学教育新挑战
  1.时代感强,但价值观较为功利化
  在互联网带来信息爆炸的今天,“90后”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丰富,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各项信息。他们更能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现实化,将个人的经济利益看得较重,对物质的追求较强烈,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但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2.目标相对明确,但合作意识略显缺乏
  “9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生活方式多样化,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崇尚创新精神。进入大学后,他们希望在大学里全方位地展现自己,自我提升愿望强烈。他们学习意识强,目标相对明确。但由于绝大多数新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和亲人的宠爱中成长,习惯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因此,他们的集体意识淡薄,团结精神缺乏,协作能力较差。
  3.思维能力趋向成熟,但理性思考略显薄弱
  “90后”大学生理想都比较明确而富有社会意义,性格的发展也已进入塑造成型的关键阶段,但其性格的可塑性、理想中的不现实、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犹在。由于受时代的影响,他们对传统文化缺少热情和理性思考、判断能力,在观察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主观、容易迷失自我。
  4.竞争意识强,但应对挫折能力明显不足
  “90后”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关注度相对较高,面对人才济济、就业困难的形势。个人目标非常明确,竞争意识十分强烈。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业上或者家庭上遇到些问题,就会心理矛盾深化,心理问题加剧。
  二、应对“90后”大学新生新特点新需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1.新生入学教育坚持“三转变”
  (1)转变教育理念
  自我意识是“90后”大学生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时,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单一性的整齐划一需要转变为兼容并包,因材管理,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每个学生个体,学生工作者必须全面了解每位同学的生理、心理和家庭情况,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努力开发其个性潜能,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勤奋和创新思维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2)转变教育手段
  对于网络的依赖是“90后”大学新生的又一特点。如何让“90后”新生合理的使用网络是目前各高校紧迫需要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我们在入学教育时加强对网络使用的教育、监控和引导;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载体打造思政教育的平台,利用QQ、微博、BBS、人人网、飞信、邮件等途径与新生交流增进了解,指导新生健康成长。
  (3)转变教育模式
  由单向权威转向双向沟通。倾听学生的意见,建立便捷、通顺的反馈渠道,及时全面的了解新生的诉求,改变过去一味灌输,辅导员、班主任应当在主题班会上、在宿舍中多于学生交流,争求他们的意见,从而增进学生对学校、老师的了解与信任,进而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
  2.新生入学教育发挥“四方面”的力量,实现全员育人新局面
  (1)发挥高年级优秀学生“同伴教育”的作用
  相比于“80后”,“90后”新生与学长的交流比较顺畅,更容易接受学长的建议。坚持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同学担任新生的班主任助理、大学导师,不单单是让他们负责部分管理工作,更是一种有效的榜样教育作用,可以帮助“90后”新生更快地适应到大学生活,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
  (2)发挥班主任专业优势,推动学业规划
  新生入校后与专业老师的接触较少,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模糊。学院聘请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以自身研究的课题给新生作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等,加强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大学规划。
  (3)发挥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
  辅导员工作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生活,进入大学后,“90后”新生更容易在生活、情感上产生不适应,对此辅导员应采取多种方式,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不再采用“我说你听”的方法,而应让学生真正参与,形成互动式的交流学习。通过年级大会、学生军训、班会、走访宿舍、旁听课堂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
  (4)加强“90后”新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能力
  引导新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将为大学新生的人生设计打好基础,也是个人生涯规划的起点。主体意识已明显增强的“90后”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喜欢独立思考,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事物,对于事情的认可往往需要内心真正接受。因此,在教育中,学校不能再用硬性的方法去强迫学生接受,而是在教育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3.创立“六种能力”培养体系,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六种能力”是指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英语实用能力,培养这六种能力,是笔者所在学院对于学生培养的总体方针和目标,是当今大学培养精英型人才的需要。围绕六种能力建立一套新的、符合当今“90后”的入学教育体系是教育系统化的迫切要求。
  为鼓励学生不断加强这六种能力的学习,我们应当为大一新生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参加一次优秀学长交流会、完成大学学业安排以及人生各年龄段学习规划,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至少在班会、课堂等公开场合演讲一次,锻炼沟通表达能力;参加一次素质拓展训练或其他团队合作项目,检验团队合作能力;主动去了解一项以上专业相关的近年科研重大成就的具体情况,全面了解学院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创业情况,完善其创新创业能力;参加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指导其对大学进行规划,预想大学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开学半年内完成一项特定的社会实践项目,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一期间所有学生同国际班的外国同学或外教进行1次5分钟以上的谈话,参加一次以上学校的英语角活动,锻炼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
  “90后”的新特点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做好“三个转变”,充分调动“四方面”的力量,围绕“六种能力”的入学教育体系是我们应对新问题的必然要求,会使我们的教育目标更加的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更容易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侯仲.“立体导向式”新生入学教育的三年探索[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6).
  [2]新生代:发展担当与未来引领[N].中国教育报,2008-10-16 (11).
  [3]王绍龙.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8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