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智强 何佳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人类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从而更新现有知识、调整现有知识结构。因此,探讨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代要求高校必须大力实施创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培训,牢固树立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更好地为国家输送优秀体育人才和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服务。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教师 继续教育 可持续发展
  
  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是学校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第一”思想观念的灵魂工程师。体育教师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学校教育对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水平、创造性等方面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评估和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等诸多方面,教师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教师作为传承文明成果、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执行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载体,面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术水平以及教学工作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改革与深化。因此,在新时期培养一支具有创新能力、自主持续发展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技能、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基层体育教育指导能力的体育骨干教师队伍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特别是针对高校体育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师队伍已不仅仅是局限在教学行为的要求上,还应该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1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1.1 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
  当今的大学体育教育已经由精英化体育教育转化为大众化体育教育,但体育教育的宗旨还是培养既有实践能力又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培养人才的宗旨没有变,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受教育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扩招之后和90后学生入校的大学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知识要进行不断地更新来适应新时代和新对象的要求。面对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有保证,他们能够有较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师正是用继续教育的“苦”和“寒”来换取学生的喜爱和教学质量的“梅花香”。
  1.2 高校体育教师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自主学习是提高与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素质整体提高的过程应当是一种持续地运用自主学习手段整理与分析教育经验、调整教育行为、提高教育理念和技能的过程。教师应经常研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案例进行反思;通过课堂观察进行行为研究;经常与同事探讨课堂经历或与因材施教的相关问题。要成为自我发展的教师就要学会不断地、理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思考、批判、否定中求发展,不断地探求更新更好、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不仅应是一个教育者,同时也应是一个研究者。作为高校体育教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是产生良性教学效果的保证,我们教授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和接受的新信息不一定比教师少,甚至高于我们教师的信息量,所以,我们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更新是势在必行的。继续教育就是我们教师获得新的、更多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2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建立健全良好而有序的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推进教师的继续教育进程,是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
  2.1 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第一要素,是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执行者和管理者。体育专业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过程中,在设计和实施一项教学活动或解决一个教学问题时,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还是能有创造性、有效性、突破常规、提出新思路新方法、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创新、问题的解决;是原地踏步、毫无长进,还是能不断更新自我、提高自我、不断创造新的佳绩,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意识,只有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意识的教师,才能以现代化的教学思想理念,积极尝试和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不断开创教学新局面。
  2.2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中,普通系的大学生接受两年的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体育院系的学生接受四年的体育教育,在这其中教师的影响力是最深刻、最长久的。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不仅在时时刻刻接受教师所安排的各种教学活动,学习教师传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时时刻刻观察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一言一行、思想、观念、意识、习惯、行为乃至道德品质等不仅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出来,而且通过师生交往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成为学生有意无意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教师,只能教出同样墨守成规的学生;而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在教学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师,也必然能教出同样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这将影响到学生一生的生活与发展。
  2.3 高校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是人类生存的最高级的基本需求,越处在社会高层或越具有知识文化的人,这种需求也就越旺盛、越强烈。因而,作为社会中的知识阶层,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就更为迫切。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的过程中使人生更具有意义和价值,并在可持续发展中紧跟甚至引领社会发展的最新潮流,同时,作为教师,没有了教学质量也就是丢失了自己的饭碗,教师的职称是教师在社会中地位的体现,职称获得不仅要求自己具有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和前沿知识的积累,还有优秀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些成就的得来都归功于教师自我的追求与发展。
  3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与评估制度
  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监督与评估制度是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检查、监督和评估,可以了解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进展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培训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意见,以评估促管理,以评估带指导,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一步推动各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实施的目的。因此,尽快建立一套符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继续教育现代监督评估理论和机制,对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及其培训运作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估,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难题。同时建立继续教育约束与激励机制,使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晋升、晋级、评聘职称、评优、评奖、享受各种待遇的必要条件,以形成继续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3.2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高校实际的体育教师培训的模式。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培训机构一道,开展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变革发展需求的调研,精心设计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的同时选择适宜教师、教学需要的培训模式。充分考虑教师及教学实践的多极化的要求,提供教师按照个人愿望与学校需要而选择自身专业发展的多极化组织形式与途径,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多极化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特别是现在网络技术的进步及大面积的普及,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课堂的培训模式。
  3.3加大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
  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教育事业得以顺利运行和发展的物质保障。现代化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要加大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及其最优化,着眼与探索一套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够满足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事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需求的资源供给体系。要加大继续教育发展性投入,确保经费的足额并且及时到位,坚持由目前的政府投入并由人大监督落实到位的方针政策,同时积极探索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成本由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社区等多方面共同分担的投入发展道路。
  3.4 强化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法规体制,培养再教育意识
  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体育教师把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统一起来的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各级领导要从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体育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大力支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关心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成长;鼓励他们继续教育的认知态度,并充分调动他们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要认清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深刻领悟到接受继续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势趋,要充分认识到原有的知识体系已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也跟不上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只有明确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主动学习新的、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技术,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专业技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丽,王立梅.普通高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6):45-47.
  [2]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7-68.
  [3]王春华.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78-80.
  [4]王序坤.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及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
  [5]侯怨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构想[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2).
  [6]乐军.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浅析[J].武汉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
  [7]周君华,解毅飞.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8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