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常见心理障碍和体育疗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翌
[摘要] 心理障碍已经是影响当今大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体育是一门增强民众身体素质、提升健康水准的很重要的学科,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种种表现与原因做分析,探究心理健康问题的最好的治疗法,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障碍 体育疗法
心理健康的问题是当今心理学研究领域极其重要的一个内容,心理健康是当今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状况。这不仅是研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行大学教育的根本前提,并且还是个人在人生中进行工作和生活等众多方面压力的重要条件。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生活节奏的逐渐变快,来自很多方面的激烈竞争,学生就业形势很是严峻,这都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统计表明,2004年,北京17所大学在校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休学和退学的人数大概占总的因病休学和退学人数的38.5%和65.5%,且还在逐步上升。所以,逐步开展这个方面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们心理障碍的种种表现
大学生们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他们学习和生活之中,因为心理或者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可是他们又无法单独解决的一种特别的心理状况,且此种状况若不能解决的话,会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某种危害。
1.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且还是一个正常人心灵健康的重要表现。伴随大学生接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他们独立与自我意识的大大变强,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信息接收途径非常宽泛、迅速与量的充足,这都会促使学生人际关系的弱化。所以,尽管生活在学校大集体中,可不和别人接触、和别人关系较为紧张的不良行为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极易导致学生性格孤僻,引发学生心理问题。
2.感情心理障碍
大学生们心理障碍中很常见的一种就是感情心理障碍,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在这个阶段学生尽管在生理上已经成熟,可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学生的情绪容易起伏。学习的压力、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恋爱的痛苦、理想和现实的极大落差等都会让学生有种挫折感,进而引发消极的情感体会,乃至长期处在烦恼痛苦之中,时间一长,轻的话影响本人的情绪,导致神经衰弱;重的话导致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3.个人性格的心理障碍
抑郁症是一种感情方面的心理疾病,原来都是因为不敢承认自己有病而没有重视。抑郁症大致有四方面的表现:一个是情绪低沉,无兴趣,一直忧郁伤感,在日常生活中心中是无助与绝望,对未来悲观,最后导致悲观厌世。二是态度消极自贬,满是自责。三是没有前进动力,行动束缚。四是身体虚弱,容易疲劳,没有快感。这乃是抑郁症出现在身体上的最终结果。患抑郁症的人一直胃口不好,吃东西无味,严重消化不良,睡不着觉消瘦,心虚气短,天天感觉疲劳,别的生理和心理快感也会随病情进一步发展而消失。大学生中因为抑郁症最后自杀事件已很多,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增加,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二、导致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
1.从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育角度来看
随学生年龄增长,他们的心理状况由简单趋向复杂,是人从少年向成年跨越的阶段,很多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基本能完成生理的成熟,可心理发育较为缓慢,身在变化之中的学生们一是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且伴随知识的渐渐丰富而趋向成熟,与此同时,又由于突然去掉对父母与家庭的依赖而引发很多生理与心理上的不适,进而引发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
2.从社会变革角度审视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一种一直变革、逐渐扩大开放的社会转型的演变过程中,它需要人们转变老观念,使生活工作节奏变快,使用全新的生活方式,来适应已经转变了的社会环境。大学生作为年轻人中的特别群体,对社会的转变特别敏感。学生们喜欢此种转变,可又对其中一些转变迷惑不解,这不但会导致学生价值观混乱,并且还能造成他们情感的极其苦闷,以致学生心情复杂且焦躁不安,况且学生没有社会生活的历练,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不平衡,导致有很多心理障碍,乃至精神问题。
三、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体育治疗
心理障碍确实是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很多临床研究证明,人若长时间无法克服心理障碍,就会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消极的影响。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有效地减少这些不好因素对身心的干扰。
1.积极主动上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重要形式,也是调整与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最好方法。体育老师要使用很多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生动形象的讲述,规范的动作演示和较为丰富的肢体语言,还有恰当的帮助、暗示、谈话,使学生能体验到体育运动的美和魅力,让他们体会到快乐,喜欢上体育课,这对那些有强迫病症与抑郁症的学生,可起到很好的缓解和调节的作用。
2.举行多种多样的体育比赛
体育比赛与人们平常的体育活动不一样,它有很强的竞争与竞技性,且运动量很大,对参与者的身体素养相应有很高的要求。参与体育比赛,能让压抑许久的表现欲得以很大释放,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信心,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心理素养,还可协调人之间的关系,发泄与转移不好的情绪,去除原来很重的心理负担。且还可树立集体和荣誉感以及相互帮助友爱、相互关怀包容的品德,也能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与心理素养,进而治疗学生心理疾病。
3.挑选合适的健身手段
大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与意愿,挑选适合的体育锻炼方法,让自己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调节,增强身体活力,使身心愉悦以及化解不好的情绪。比如小跑、散步等活动,此种反复性与有节奏的体育活动不需要很多的精力,也能促进锻炼人思维反省与大脑的恢复,有助于情感健康;参与野游、登山等体育活动,能有效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将兴奋与抑制逐渐平衡,情绪慢慢稳定。并且,通过和自然界的充分接触,能使胸襟开阔,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勇气,提升他们的调控能力。
4.参与众多有趣的体育游戏
参与内容丰富易操作,趣味性强、有智力性和利于体能的体育游戏,可以强身健体、健脑益智、情感沟通、陶冶情操。与此同时,在和别人进行沟通和配合时,心灵上可得到安慰和满足,能分享和别人沟通交流的乐趣,去除孤僻和怪异的心理疾病。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问题是现实存在与不可忽视的,体育运动可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准,培育很好的情绪与意志品德,养成优良的性格。因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突出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体育运动的多种形式来引领与帮助学生克服与减少心理障碍,调节与治疗他们的心理疾病。
参考文献:
[1]叶安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李希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治疗作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9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