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雅新

   [摘要]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的分析和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措施,探析职业教育的考核体系。为此,提出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 素质教育 学生
  
  当前,面临着国内市场的需要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我们在教育中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职业教育需要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的结合上作出战略和策略的选择。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各种职业岗位的知识含量也不断提高。一方面,对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会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要求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更新速度加快,既能为技术进步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又尽可能地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职业教育中应提高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职业教育的日益深入,在教师内、学生中的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种种误区逐渐显露了出来。表现之一:有的教师认为在校的学生只要熟练掌握了本工种、本专业的技能就具备了进入社会谋生发展的本领和能力,而忽视了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的培养。表现之二:部分教师常常把职业教育片面认为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明显、突出实用技术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一些学生的素质也越来越令人担忧。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来上学不是为了学好知识与技能,而只是为了拿文凭、拿毕业证。因此,学习不认真,课上不听讲,课下不看书,考试时却千方百计想蒙混过关。从企业反馈的对毕业学生的信息来看,表明不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大多不是因为技能低下不适应生产需要,而是因为不会做人。表现之三:学生对将要踏入的社会缺乏认识,没有生存危机感,仍然认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行。更甚者仍然沉溺于“靠关系、走门路”的糊涂梦中,因而没有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愿望和动力。综上所述,由于传统的技工、职业教育中的某些观念误区,偏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单纯应付考试,学校单纯以考试成绩来度量学生学业优劣,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培养。种种误区已严重阻碍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措施
  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思想教育、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等虽然是这个系统工程中己被足够重视的主要部分。但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善与发展。(1)德育素质的培养。主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追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奉献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谦让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证在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第一步工作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是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内容,也是多年来的传统教育内容。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学动机。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2)专业素质的培养。在这里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在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另外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打好基础。对于专业课的老师就要在专业课的讲授中注意学生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技能素质培养方面,职业学校要注意从理论向实践的倾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讲授要以“够用”为度,同时要适当拓宽专业适应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在实施中,可以根据大纲和专业课的特点灵活安排。(3)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这里主要指的是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但针对职业学校的现状来看,学生在这些能力上仍有一定的欠缺,素质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教育中也要同样重视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学生一起共同缔造具有校园特色、人文氛围的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开展、组织社会实践,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进入到生产一线,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可以使学生们认识生产的组织过程、生产环境、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中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要进一步探索新的考核体系
  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方针的内涵又作了较为具体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依据素质教育的内涵,本着以人为本,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考试在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新的考核体系。应从思想、技能与相关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三个方面来考核学生。技能与相关知识的考核可暂时沿用传统的考试办法,逐步过渡到考试与考察相结合。思想与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核宜采用灵活多样又符合实际的综合考察方法。推动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和沟通体系。新的考核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及大量的实践,同时还需要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配合才能付诸实施。
  从教育目标来看,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核心,重视一般素质和迁移能力的教育,而把职业能力放在职后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也就是职业角色教育。从教育过程来看,素质教育重视基础性、全面性和可发展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定向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从教育策略来看,素质教育重视终身教育,要求从学校到社会实行终身学习;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把文化课、理论课限定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
  综上所述,工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技术进步,也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不仅仅是普通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目标,同样也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目标。把握职业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关系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体现,就要从素质教育入手,培养出技能型和实用型合格有用的人员,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