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怀青

   [摘要]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紧扣学生特点,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个性,发挥其聪明才智。要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必须改革,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入手。避免中职语文的教学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困境。
  [关键词] 中职学生 语文 学习兴趣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师满腔热情,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兴趣缺失的现象。纠其原因,我们会发现职业学校学情很复杂,学生大多对学习缺乏兴趣,对前途缺乏信心,甚至迷茫。另外,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不是专业学科,他们认为学习语文没有太多用处。理论形态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教育为人的发展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学会学习,即具有理解、分析、创新等能力;第二,是要学会共同参与,现在社会上很多工作都需要不同部门间的互相协作,因此,在教学上就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精神、共赢精神;第三,是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现在,教育存在模式化、程序化的问题,但是人不是一个模式,各有各的特点,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用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去套学生。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紧扣学生特点,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个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要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必须改革,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入手。避免中职语文的教学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困境。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
  一、凸显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思考教材思路、教学设计思路的同时,还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在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施教对象做一个深入的了解。比如,在教授《冯谖客孟尝君》一课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与本文所写内容存在很大差异的事实,先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战国策的特点,感受文章构思的巧妙,然后让学生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体会冯谖处事的机智圆滑,达到联系现实生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灵活处事的目的。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花季,对爱情有一种朦胧的认识和美好的向往,所以,以爱情为主题的诗篇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讲舒婷的《致橡树》时,教师就应让学生将对文章的感悟和体会大胆说出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主动的去探究,理解《致橡树》里作者热情而坦城地歌唱的诗人的人格理想,那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已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陈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人身依附的两性关系,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观: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爱情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引导学生把握诗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愫,并在此基础上去欣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意境美。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教授《再别康桥》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可以适时地将音乐歌曲与诗的意境相互参照欣赏。在教学中,设计一场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自己的表演中去体味诗歌的意蕴、情感。从而达到理解诗文的目的,这样的教学互动,学生能在轻松自如的表演中领会到语文的妙处,在如诗如歌的意境中不由自主地喜欢上语文。再比如,在讲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如果单纯地讲解这几种工艺品的特点比较抽象,学生也不好接受,印象也没那么深刻。所以在讲解课文中的制作工序时,一改往日的教风,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的关键性的事物,自行设计一副景泰蓝作品。同学们听后立刻改变了往日的懒散,全部行动起来。几分钟以后,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说出怎样一步步完成的,还表扬了几位有创意的同学。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又熟悉了景泰蓝的相关特点。
  三、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为学生们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内容如下:(1)课外阅读,主要是推荐有益读物,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并且教给他们阅读方法。让学生提前让学生阅读全文,这样上课时,学生可以积极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感想,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2)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拓宽学生视野。(3)组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演出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加。比如,在讲授一些游记散文时,则可采用编演导游词的方法,先对文章进行反复的诵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讨论、演出,激发同学们想象力,展示他们的表演才能,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促进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4)根据语文课程的整体安排,利用课间或课堂空余时间采用成语接力、猜字谜、填对子等游戏,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增长知识。通过以上几种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认识,真正体会到语文无处不在、丰富多彩的特点。
  四、实施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在思维、分析、理解、创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点,那就是“期待表扬”。教师适时的夸奖会给学生极大的满足,尤其是中职学生,因为他们基础较差,在以往的课堂里经常受到冷落,所以,他们更期待鼓励与肯定。鉴于此,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课堂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朗诵一首诗、答对一个问题,同时,在作业批改、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通过这些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或在课堂中引进激励竞争机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同学适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