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时事,激活课堂,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香滋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历史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多方面的,也是教改的一项要求。结合时事,渗透形势,点评历史是抓住青少年心理成长特点而引发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时事 课堂 学习兴趣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在学生中,尤其是高中生中仍然存在着一种误解,即认为历史课学习仅靠死记硬背,枯燥无味,而缺乏一种“好读”精神与“读好”的动力。因而,如何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历史学习的深入探究,是处于教育改革前沿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究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这也是“走进新课程”的一大教学目的,更是适应《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新课改中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等内容的全新定位,都强调的是“学生”和“课堂”的作用。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历史数学经验与目前国内改革发展步伐及国外时势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是紧扣时事,掌握新时代高中生好强、好胜、好学与好思考的心理,激活课堂气氛,从而突破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创新学习、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在情境教学中贯穿时事学习,激发学习热情
情境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情境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爱好,同时,让学生产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情境教学中能结合时事并适加点评更可让学生不感到乏味。因为历史是讲述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过去性和抽象性以及不可超越性。那么,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怎么让学生从把抽象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的历史史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从现实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如在教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人民版)一课前,先引导学生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讨论,让他们思考本号称“世界经济航母”的美国,为什么目前也会成为“泰坦尼克”号,撞上经济发展的冰山一角,在得出美国当前热衷于充当“世界警察”而倾注于扩展国外军事、能源等市场,却忽略了国内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环节,解决内需与人民就业问题而导致房产业、银行业萧条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之后引入学生对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工业经济崛起所采用的措施,即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深刻理解,也就得出当时罗斯福所采取的“以工代赈”等经济政策,不仅解决了工人失业问题,又可以稳定社会秩序,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行。这样就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与影响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必修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的相关内容,从而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效率。
二、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中渗透时事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是青少年的一大心理特点,挖掘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是培养学习好历史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在其著作《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人》描述过,世界持续地塑造着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但是,当前各国主要的挑战却是如何有效而又平和地去适应一个快速改变的中国。说明当前中国在世界和平格局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外交关系的突破”(必修一)一节,教学重点之一是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结合课文后面设计的自我测评题:为什么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新课程改革没有把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一答案直接写出。而只是如实叙述“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拥有联合国席位……被周恩来拒绝。”“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然后简要提到“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从此,中国恢复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明显,新教材是要求师生通过探究活动,自行得出有关结论,这很明显是符合新课程新理念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记忆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目前中美、中日及大陆与台湾关系发展的现状,让学生增加对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共创双赢的积极意义的认识,对目前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中国所发挥作用的认识,也对目前日本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代表斋藤正树关于“台湾地位未确定”言论的唾弃与否定,从而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与爱和平的情感,增强对这一章节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教学效果。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在整个历史教学中要始终把握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切实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学与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教育与社会与生活联系,以课堂为依托,激活气氛、培养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真正让学生感受历史学习的愉悦,体验历史学习的成效。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都有其突出的优点,紧密结合时事与形势发展,以课堂和学生为主体仅是贯彻新课改精神并进行的一种新教学方法的尝试。教师还可博采众长,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