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美术欣赏•评述课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欣赏・评述课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是引导学生进入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欣赏・评述课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所占的课时数虽然不多,但教与学的矛盾却比较突出。于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就成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如何提高欣赏・评述课的教学质量,成为美术教师应该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理解和处理教材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如何才能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呢?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和处理教材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节课应该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学生原有基础怎样,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有哪些,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可能会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怎样的疑问?只有进行了这些最基本的思考,认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当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还应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因为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从学生兴趣入手,引入学习情境
  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才能顺利地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用哪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用设问、小故事、游戏、展示教具、范画、视频、参观、访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在七年级《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一课中,教师首先设问:你知道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世界名画是哪一幅吗?学生会迅速地回答《蒙娜丽莎》。教师再设问:它为什么被称为“神秘的微笑”呢?以此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欣赏,学生就会很投入,直到找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为止,这就是设问激起了学生欣赏的欲望。用视频引入新课,效果也很不错。例如,在上《走进中国古代雕塑》一课时,播放秦陵兵马俑的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目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但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欣赏内容,从而采用不同的激发方式。
  
  三、发扬自主,倡导合作,鼓励探究
  美国学者费德门提出了一个美术欣赏的程序,这在美术教学中有着较好的可操作性。他认为美术欣赏的程序是:描述、分析、解释、评价。这个程序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美术作品,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探索的机会。而且在评论活动中,学生是行为的主体,教师只是起一种辅助、协调的作用(如组织讨论、提供资料回答学生的疑问等)。然而在今天的美术欣赏课中,一些教师往往一讲到底,这样造成教师的投入大而学生却置之漠然的尴尬局面,欣赏课变成了“讲赏”课。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必须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地探索与自省,全方位考虑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要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让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重要资源。教师的任务要由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启发思考、教会学习方法、优化教学信息为主。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同时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欣赏・评述课教学最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3种学习方式,也可将3种方式整合到一起。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如下: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教师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请学生谈谈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可以从色彩、线条等方面去体味。4.对于欣赏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评价,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既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力。
  
  四、渗透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要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并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要上好欣赏・评述课,还有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随着艺术、科技的日新月异,欣赏课的内容已扩大到民间艺术、摄影、电脑绘画、工艺美术、建筑等多种领域。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不断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美术欣赏・评述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一中
  (责任编辑:轩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0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