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敏敏
摘要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更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从而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方法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由于教学条件不足的影响,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爱上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阅读,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突破口,更新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1.设疑激趣。在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我问学生:“秋姑娘是谁?都给谁写了信?信上写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初学课文非常积极主动。接着,我拿出枫叶制成的信,让学生抽取一张来朗读,学生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不知不觉中,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我又提出疑问:“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还会写些什么呢?”学生有的说给农民伯伯写信,让他们快点收获庄稼,有的说给我们写信,让我们多穿衣服,不要感冒……这一课,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达到了设疑激趣的目的。
2.生生互动。低年级的小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讲述自己知道的故事,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会使学生主动去阅读。
3.表扬鼓励。对于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要肯定他们的付出,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切忌对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小错误妄加批评指责,这样会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到不良影响。
二、教给阅读方法,学会阅读
要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不仅教学生爱读书,还要教学生会读书,指导他们有目的、有步骤地读书。阅读方法的采用是根据阅读目的和内容来确定的,获取信息,了解课文大致情况采用略读、范读方法;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进行鉴赏就要用细读、精读方法。
例如,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我一般采取下列方法:先读课题,讲课题,请学生说说从课题中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接着请学生听范读,自学生字、词,思考字、词、句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最后练读课文。每一步都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让学生清楚如何去做,应该做什么,而不是盲目乱读,这样,低年级学生可初步学会怎样阅读。
三、养成阅读习惯,受用终身
叶圣陶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由于低年级学生维持兴趣的时间比较段,因此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辈子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会读就够了。课堂上尽可能多的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尽可能增加学生的读书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环境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让学生自由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使学生读出感情,在读的基础上选择性的让学生背诵。
四、课外广泛阅读,积累运用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在教材上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课外阅读弥补了课堂阅读的不足,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视眼,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我们让学生阅读的目的,在于让他们汲取更多的文学养分,而不是去增加学生课堂学习以外的负担,为此,必须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谈话,可以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所以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要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文质兼美、有利于学习的文章或书籍来读。如优秀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科普类书籍以及对他们学习有帮助的工具书等。
阅读有利于积累。在阅读中,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优美的修辞,好的用词,美的段落摘录下来,整理归类,在空闲时可以拿出来看看,以加深记忆,把自己的感悟写成心得体会,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不会再出现“作文难,难作文”的现象。
阅读的积累就是一个吸取与融会的过程,也体现了语文学习读写结合的原则。我们应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更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从而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8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