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习兴趣:提升数学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宇彬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是全面提高教学掼量的前提。教师应该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阶段创设适宜的情境,使其在亲自感知、探索事物的同时,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关键词数学兴趣有效性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枯燥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一般还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初步逻辑思维为主过渡阶段,因此,如何使小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的喜悦,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崭新问题,也是为我们的教育研究指出的努力方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以下就谈谈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一、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意义
  
  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矛盾的,从教学过程看,既要减轻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这似乎也是一对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多年来许多教育者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中,都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
  
  二、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阶段创设适宜的情境,以唤起相应的情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1.“奇”――引路。引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如果教学中教师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教材的内容出发,以组织有趣的数学小游戏、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或介绍某一数学问题的巧妙运算等方法创设特定的情境来引入新课,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游戏引入,激起好奇心。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是儿童最熟悉、最乐意参加的活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其特点是好奇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通过游戏引趣,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一定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垒过程。
  (2)问题引入,激发求知欲。思维始于问题。导入新课时,教师若能巧妙安排,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实际操作、组织探究,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使其思维机制得到启发,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惑”――深思。
  (1)激疑问难,激发兴趣。人们常说:“学贵有疑。”其可贵之处就在于能不断刺激学生思考,开拓思路,开启智力之门。在教学中平铺直叙的讲解,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便能激起学生要求解疑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2)鼓励质疑,保持兴趣。教学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只靠教师有意设置疑问是不够的,还必须教学生有疑,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共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发挥。“疑”来源于生活,设疑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3 “探”――尝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是,如果不给他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萎谢,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的确,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
  
  4 “得”――体验。
  (1)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成功的机会。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如果他们长期处于“听不懂”“无人关心”的状态下,很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兴趣也就无从谈起。作为教师应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面向全体,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背景来设计教学。
  (2)交给方法,使学生有成功的能力。教学中,经常遇到有些学生对一种类型的习题非常熟练,但稍做变动,就无从下手,不会解答了,这其实是没有掌握解题方法的缘故。因此教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寻,提高成功率。因为方法的运用能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积极体验。
  课堂上没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就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愉快地掌握知识,所以教学中,应该创设适宜的情境,以唤起相应的情感,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8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