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美霞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是从看到的书面语言材料中理解意义的心理活动。学生的阅读要通过内部的言语把阅读材料变成自己理解的内容,理解是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
  一、积累材料,丰富感性
  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但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当感性材料不足,或不够典型时,通过思维也会理解到直接感知所不能认识事物的若干共同特点,但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学生对词语的抽象意义的理解往往不是直接去理解它们的定义,而是联系生活的实际事例,或依靠过去积累的有关表象进行解释。这在低年级尤为明显。如,在理解“饱满”这个词时,他们是联系“麦子长得饱满”、“豆子长得饱满”、“老师精神饱满”等具体形象进行理解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采取有效途径提供感性材料,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效果。通常采用的有效办法是:
  1.通过实物直观。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认识事物,都是通过实物直观的途径为理解知识提供感性材料。这样得到的感性材料富于真实性。在这种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比较、抽象、概括,所理解到的内容与实际事物的联系、关系比较切近,因此,有助于提高理解的准确性。
  2.通过模象直观。通过模拟实物的形象提供感性材料,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等多媒体,称作模象直观。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图片、模型的着色、放大、变静为动,利用背景、对象的对比变化,利用幻灯、电影重演历史故事的情节和记录显现各地的风光,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大量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为学生理解词语、句子、课文内容创造有利条件。如《安塞腰鼓》一课,安塞腰鼓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课文的语言也充满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缺乏形象的直接感受。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以生动形象的直观演示,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刻理解,获得语感体验。
  二、灵活运用,变式比较
  变式就是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变式有利于学生真正深入理解词语、句子、课文内容实质。如果不采用变式,学生常常会形成不准确的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扩大或缩小其内涵或外延。有了变式的材料或事例,还要让学生去比较它们,通过比较促进理解。例如,对近义词的理解,对一词多义的理解,就要充分利用句子的变式比较,让学生正确理解区别其意思。如,教学《麋鹿》一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动物园里展出”和“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两句话中的“陆续”与“相继”这一对近义词的差别,就要引导学生采用变式比较的办法,调换词语比较其意思的细微差别,从而理解,“陆续”在文中指麋鹿不断地被人盗往欧洲,“相继”在文中是指麋鹿一个跟着一个死去。
  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是不会也不能停留在具体形象阶段的。因为仅仅凭直觉去感知文章的词语,是不能深入地揭示词语地本质意义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使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经过思维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去理解词的本质含义。如,对《琥珀》一课中,作者描写小苍蝇的动作时,用“掸掸”、“拂拭”等词,当教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拍打”、“擦拭”这些词语的问题时,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认为“拍打”、“擦拭”的动作用力大一些,动作也重一些,而苍蝇小,动作轻,用“掸掸”、“拂拭”更恰当一些。可见,学生只有通过对词的抽象思维活动,才能理解其本质含义的。
  四、发挥想象,创设意境
  词语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概括,它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特别是诗词中的词意极为浓缩,蕴涵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教师教学时,应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和理解词语所描绘的意境,通过自己的记忆唤起过去已有的表象,构成新的形象,从而,较生动形象地去体验词语所描绘的意境,促进他们对词语的理解。如,学生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理解,就是要通过想象江南绿草如茵,绿叶满树等春天的景象,理解“绿”的绝妙用法,认识到这个“绿”字不但表明春天已经来到江南,而且春风还染绿了江南。如果用“到”、“入”、“过”等词,则只能表示第一层意思。
  五、加强实践,注重体验
  新课程理念之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放”与“封闭”是相对应的。封闭的语文课程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其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封闭而呆滞的。而开放的语文课程则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这三种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存在,互为补充。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大语文教学观提出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在历史背景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去观察、积累、体验;用生活作为课堂语文学习的最好注解,将书中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的直接生活沟通起来,书就读活了,把语言人物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接通了,书就读出韵味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和验证,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并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提高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加文化的底蕴。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获取知识财富的主要途径是阅读,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质量才能提高,素质教育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闽 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