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出彩三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费晓丽
《课程标准》曾强调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的容器,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应在小学基础上逐渐提高理解的层次,培养欣赏的能力和评价的主动性,因此,阅读教学往往是上述几种能力的相互交叉,在感受中理解,在理解中欣赏,在欣赏中评价。那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才能出彩呢?我在教学中常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个性化体验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文本的意义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要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对阅读内容的反映肯定各具个性。我们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因此,重视且鼓励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就显得相当必要。比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我要求学生写出对阅读的看法。有不少学生写得很有新意。一学生这样记述:文章写“玛丽”号撞击“诺曼底”号前很有层次感。那晚,海上有雾。开始时“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接着是“雾越来越浓了”、“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又仿佛一座山峰”。正是因为大雾,才导致了这场大祸的发生,作家冷静地叙述着,读者却把心都提了起来。点评:这个学生选取了课文的前七段,看懂了“雾”是这次海难的肇事者主因,写出了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另一学生这样写:文章对话共有18句,短促有力。这是因为海难发生后,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船长几乎全部是问询和指令。这除了说明船长在生死关头处理问题的果断坚定外,更让我们看到一个以身殉职船长的高尚美德。点评:这个学生只谈文中的对话,从对话中看船长,这又是一种体验角度。还有一个学生这样写:整篇文章没有一句豪言壮语,最后四段也没有出现过多的赞誉之词,但是,我们却强烈地感受到哈尔威船长形象的高大,不像有些影视作品,一个正面人物是很难死去的,即使受了致命伤,也要说许多套话才肯咽气。点评:这位学生以国内的一些影视作品与课文最后四段对比,认为雨果的这篇作品结尾简洁有力、余味隽永。这确实是很有个性的阅读。
我认为,只要学生有了阅读收获,无论这种收获是片面的、正确的或有创意的,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开展“对话式”交流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新课标十分强调确立“对话”的理念。它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确立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①“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果说,重视个性化体验是自主学习,那么,开展对话式交流就属于合作探究了。这种探究是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是思维碰撞,往往能起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作用。《孔乙己》是初中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但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他们第一次学习。在“对话式”交流中往往有好多解读和疑惑,讨论十分热烈。有人对孔乙己的长衫去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对孔乙己前后不同的外貌描写进行了对比,有的对开头的冷酷环境描写赞不绝口,有的对丁举人的狡猾残忍愤懑不已,还有个别学生甚至对小伙计的“我”也有微词。对话内容丰富、各抒己见,比教师填鸭式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开展“对话式”交流需要在自主性阅读且有了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否则,将会产生少数学生交流而其他学生旁听的局面,这样的交流就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了。
三、加强外延式拓展
在知识量与读物量激增的现代社会,应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努力获得一个现代公民所需的各种阅读技能。在这一点上,《课程标准》特别要求学生增加背诵积累,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适度地引导学生加强外延式拓展,增加阅读量,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具体操作上,我常采用同类题材拓展的办法。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写月的,我就让学生寻找课本内外写月的诗词,这就有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杜甫《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诗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写大雨的,我要求学生寻找写雨的诗句,同学们搜集了写小雨的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春雨的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写秋雨的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等等诗句。当然,外延式拓展还可以采用同一主旨或同一作家的作品,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6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