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STS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国平

  〔关键词〕 物理教学;STS教育;渗 透;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B)―0043―01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而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则肩负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重任。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STS教育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下面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STS教育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核能开发的利弊,基因工程带来的伦理问题,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带来了大气噪声和江河湖海的严重污染,这些都需要人们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与技术、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从这一意义上讲,初中物理的内容本身就必须联系技术、生活和社会加以展开。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深化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学习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方法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比较复杂的,学习物理应尽可能联系各种自然现象,突出基本的物理原理,但不要求初中的学生作出完美的解释。例如,学习了物态的变化后,要求学生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观察并探究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放进冰箱的新鲜蔬菜过几天为什么会失去水分?如何才能保留这些水分?课后可以布置探究性活动,如调查学校和家庭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个学校或家庭的节水方案,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从而使学生对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社会问题有充分认识,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创设和采集STS教育素材,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及生活体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如何用秒表和电能表测白炽灯、电熨斗等用电器的功率?如何检查电表的准确程度?如何测照明电路的实际电压?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测量。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电功、电功率的理解,掌握电能表的使用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
  3. 利用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接触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例如,观看录像介绍或实地参观生产某种材料的工厂,了解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和应用情况,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这些污染的想法。
  4.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现代化宣传工具应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观察到生活中容易忽略或难以细致观察的现象,或介绍一些现代化科技成就,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科学素养。例如,(1)播放学生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实况录像,如航天发射、大型船闸、蒙古包外的风力发电机、小山村的水磨、激光手术等。学生从中能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 (2)利用快录、慢录、显微摄影等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的细节。如利用慢录快放展示颜料在液体中的扩散;用快录慢放展示足球受力后的形变及运动方向的变化。(3)播放课堂上难以完成的实验录像。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就是要把科学教育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培养出了解社会、懂得科学技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此目的,物理教师要树立STS教育观念,努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物理教学逐步构成一个由课内外、校内外、学校与家庭所组成的开放式的教学空间,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编辑:张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09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