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腹有诗书气自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忠心

  走进网络,便走进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走进了经典,走进了名著,走进了各种媒体,让我们领略高雅的精神之旅,享受独特的人生体验。
  
  新课改,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仅仅满足于以前的知识和水平,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高效获取前沿资源并利用资源,学会反思,学会探究,学会发现身边的问题,从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入手,努力探索低时高效的教学新路,丰富自己的教育底蕴,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从容自如。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认为只有不断读书学习。
  我校教师的读书活动,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最初,我们学校每学期为每位教师配备一本必读书,比如《细节决定成败》、《小故事大道理》、《学会选择,学会放弃》、《每天进步一点点》等,每周指定一个章节,教师阅读后写出读书感受,学校集结成册,相互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确实让教师尝到了读书的甜头,读书之风日渐浓厚,对教学工作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后来,我们感觉,这样的读书学习,教师缺乏自主性,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阅读,因此我们又改变了做法,根据学校教师群体的实际,学校建立了新书超市,购买了新课改阶段的许多代表教育前沿的图书,推荐给教师,让大家有选择地阅读,边读边整理读书笔记和感受,比如我们推荐给教师的书目有:窦桂梅写的《玫瑰与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高万祥的《我的教育苦旅》、刘铁芳的《守望教育》、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郑金洲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以及部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除此之外,我自己也选择了部分学校管理方面的书籍阅读,比如程红兵写的《做一个书生校长》、季苹写的《学校管理诊断》等。
  知识经济时代的读书学习,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宽泛的内涵。一方面,这种读书学习,可以如我们印象中的到书店买书来读,边读边圈圈点点勾勾画画,也可以到图书馆,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汲取知识的甘露;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走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网上读书学习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成为我们读书学习的主要方式。走进网络,便走进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走进了经典,走进了名著,走进了各种媒体,让我们领略高雅的精神之旅,享受独特的人生体验。与书为友,书香满怀;以书为伴,人格高雅。书本和网络,为我们打开了丰厚的知识宝库和浩瀚的前沿资源。近期,我们把读书的方法进一步改进,即在原先推荐读书的基础上,让教师结合网络去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领域,并把阅读的感受上传到个人的博客上,不仅要写感受,还要与网络朋友交流,互相增进读书、学习与思考。网络读书学习,是一个与贤者对话、与智者交友的过程,其容量和互动性更强。
  在网络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边读边出现了许多困惑,比如:发现的许多好的网站没法整理、归类、存储;有时通过回复的方式交流感觉太慢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为教师解惑答疑,寻找突破口。于是,每周的周二下午,除了正常的工作安排外,我们专门开辟了“网络科技五分钟”讲座,专门解决这样的困惑,先后让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主讲了“MSN互动交流软件的使用”、“del.icio.us美味书签的应用技巧”等,我们还专门邀请了曲志男老师为各科教师培训了概念图的有关原理和用法。以上这些都给教师的学习、生活带来了空前的变革,为我们进行知识管理和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对加强与外界交流,科学进行教师自我知识管理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为了强化对教师的校本研修力度,我们还利用网络电话(skype)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庄秀丽博士进行了适时在线的交流与互动,先是由庄博士为我们全体教师作了一场有关网络环境下读书学习的富有启迪和教益的报告,然后,我们的部分教师就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提出了许多问题,庄博士都一一作了解答。这次的网上互动交流,让全体教师体会到了网络的神奇,也让大家对网络读书学习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本学期,我们还在教师多层面读书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了年轻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把读书学习过程中的所想所得或精彩的图书、网站等详细地介绍出来,相互交流、讨论,彼此共享,进一步促进了读书的效益,提升了读书的品位。如饥似渴的读书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充满了理性,让育人工作充满了乐趣,让教育管理工作充满了智慧。
  我们常说,教育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生命对生命的关照,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只有教师解放,学生才能得以解放;只有勤于读书勤于学习,不断增强和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教师才能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把信息网络用好、用妙,让网络读书成为习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19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