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为科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火平 刘玉辉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这对科学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巧妙结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更自然、更自主、更高效,就能为科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技术拓展了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
  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科学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与信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因此,科学教师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学生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
  例如我国神六宇宙飞船成功发射,我意识到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爱国教育的有利时机,同时学校的信息技术又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便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开展了“我与神六”的科学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分组到网络教室查询资料、收集信息。学生们兴致勃勃,在网络世界更是大显身手。他们还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创造:如宇航服小组精心制作了一个小课件,为学生作了全面、具体、直观的介绍。当学生想了解宇航服某一方面的作用和特点时,小小讲解员只需轻轻一点,宇航服的作用功能一目了然,再加上讲解员有声有色的介绍,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视频制作组播放神六升空这一激动人心的画面时,教室里开始鸦雀无声,当同学们亲眼目睹神六直冲蓝天时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充满校园。
  我借助信息技术,把我国的神舟风采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神六变得具体和形象、丰富和生动,不仅让学生对神六有了深层次的认识,还增加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更使学生经历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只有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科学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现代化手段,与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才能使科学教材“活”起来。
  信息技术改变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方式
  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网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标。所以信息技术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科学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学《恐龙时代》这课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研究问题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师生一起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自主、开放的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
  信息技术有助于小学科学课题的探究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并领悟科学的本质。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更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
  如我校为学生提供了“天文知识”、“身边的环境”“垃圾种类”等研究课题,全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研究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有的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在学校的展窗中向全校师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在收集学生信息的基础上编写了一本名为《环境 天文 科普》的校本教材,丰富了科学教学的内容;有的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猕猴桃种植……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科学教学服务,便能让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更有喜悦感、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的乐趣,更能培养他们科学的志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26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