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原形阅读理论的基本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忠宪

  摘要:本文扼要介绍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成果中的12个理论要点,总称其为“原形阅读理论”。该理论认为课文阅读其本质上是思维活动,提出了“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这一对区分读文思维状态的新概念,并用阅读实验证明了这两种阅读思维印象的多项属性。文中论述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场”生成规律和“文言文弱语感教学法”,属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用原形阅读理论研究语文教学的应用性收获。
  关键词:语文教学;原形阅读;超原形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26-04
  
  “原形阅读理论”是一种科学分析型的语文教学论,由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初步提出,2001年被立项为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重点课题和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成立课题组做深入研究,实施了多项实验与调查,采集分析了7600多个数据并形成实验报告,开设了18堂由原形阅读理论指导的语文阅读公开课,对原形阅读理论在教学设计策略、高考复习、语文课本编写等方面的应用做了一些探索,正式出版了专著《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①,该课题被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为精品课题,于2010年12月顺利结题。鉴定专家组认为:该课题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所做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索,在语文教学实践和实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原形阅读理论,课题研究成果具有两个鲜明特征:(1)理论创新性。为中小学语文教师认识阅读教学现象提供了一套新的科学的思考方法;(2)实践指导性。能有效指导包括现代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在内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专家鉴定组成员曾祥芹教授认为: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专著具有“普适价值”,“是一部理念先进、易于推广的阅读课改的精品”。
  为便于我国语文教学界了解“原形阅读理论”,笔者特撰此文,简要介绍“原形阅读理论”的12个基本要点。
  1.“原形阅读理论”确认我国的中学语文课本属于文选型课本,课文居于课本的核心地位,课文的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确认课文阅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原形阅读理论”所研究的读文思维规律是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应该探索的最重要的学科规律之一。
  2.从语文教育学角度给“课文”下了一个新的定义:课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文教材基本单位。言其基本,是说课文的不可缺性。说课文是一个教材“单位”,是因为一篇课文自身总是一篇相对完整的文章,它是由作者用语言文字、思想情感按照极为复杂的书面表达规律交织而成的;一篇课文自成一个系统,具备教学价值的“自足性”,同时又可以通过曲折复杂的途径关涉到本民族文化知识的全部因素。
  3.提出“课文原形”新概念:编入语文课本、由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交织成的文章形态,叫做“课文原形”。在“课文原形”中,“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各担负着不同的构成功能。语言文字是“课文原形”的“外壳”,思想情感是“课文原形”的“内瓤”。“课文原形”中的思想情感是流动的,思想情感的流动带动了语言的流动。
  4.提出“课文外知识参照系”新概念:课文外部的对课文阅读起影响作用的知识系统叫做“课文外知识参照系”。这个“参照系”包含知识和经验两方面内容:知识方面指与观察、思考课文密切相关的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等门类的知识;经验方面指与观察、思考课文相关的阅读者个人的人生经验和阅读经验。
  5.提出“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这一对区分读文思维状态的新概念。把顺着作者文思流动方向而流动的阅读思维状态称作“原形阅读”,用定义方式表述为:原形阅读是顺从课文原形文思流动的阅读思维状态。把阅读者先触摸课文原形的文思,随后让自己的阅读思维跳出课文原形的文思流动,根据阅读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参照系对课文这一局部作观察思考的读文思维状态称作“超原形阅读”,用定义方式表述为:超原形阅读是凭借相关知识与经验对课文原形的局部或方面作思考的阅读思维状态。这两个概念是根据读文思维方向的不同对读文思维状态所做的二分性划界。这一划界的心理学依据是:人的注意是有指向性的,人的思维是有方向性的,一个人不可能同一瞬间将注意指向两种对象,也不可能同一瞬间在两个方向上展开思维。
  6.提出原形阅读思维的全过程是由许多小的阶段连续而成的,并且可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初级原形阅读完成的任务是:连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篇。初级原形阅读能够获得一种由基本的语言感知与理解所得到的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印象。高级原形阅读要在初级原形阅读的基础上经过“段”以上的分解与合成,才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印象,因而对课文内容印象的清晰度更好。我们把阅读者在原形阅读思维状态下所获得的课文印象定名为“原形阅读印象”。
  7.提出了原形阅读印象的四项属性。
  其一,宏大性。宏大性来源于原形阅读印象中包含的如下多项内容:(1)课文全部文字的形、音、义;(2)课文全部文字之间的语义联系;(3)课文的具体内容及其内容之间的联系;(4)课文的思想情感,包括由思想情感汇结成的主题;(5)课文内容、思想情感与读者见闻经历、思想情感的接通,以及随之而来向读者大脑各记忆区、情感区的衍散。课文自身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原形阅读印象的宏大性,这是对课文自身系统的整体印象,它比任何对课文的非整体印象(包括后面将谈到的“超原形阅读印象”)都要宏大。
  其二,凹凸性。在原形阅读中,课文自身系统被阅读者自觉意识到的部分成为阅读印象中的清晰成分,没有被阅读者意识到的部分成为阅读印象中的非清晰成分。清晰成分与非清晰成分并存,使原形阅读印象具有凹凸性,凸显的部分为清晰成分,凹糊的部分为非清晰成分。
  其三,语感趋同性。由于原形阅读印象是学生顺从作者文思流动阅读课文所获得的大脑记忆,所以原形阅读会在短期内影响学生的书面语感,使之发生与课文作者语感趋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平时不易为人们觉察,而长期效果的获得需要多次的反复与积累。
  其四,曲线性。这是对原形阅读印象中重复性成分和非重复性成分这一对组成作统计学处理而呈现的变量运动特点。任何一篇新课文中总有相当多的字、词、句及其语言联系,总有一定量的事物概念和思想内容,是阅读者过去曾经接触过的,成为阅读印象中的重复性成分。任何一篇新课文中也总会有一定量的字、词、句及其语言联系,总有一定量的事物概念和思想内容,是阅读者过去未曾接触过的,成为阅读印象中的非重复性成分。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和阅读实践的积累,阅读印象重复性成分中字、词、语言规律的含量在总体上呈渐增趋势,换句话说,非重复性成分中的字、词、语言规律的含量在总体上呈渐减趋势。这种趋势使得显示学生获得原形阅读印象Q值的运动轨迹呈上升速率趋缓的曲线性特点。
  8.提出超原形阅读思维可以将“课文原形”的“外壳”和“内瓤”分离开来对待。阅读者对课文的文字、词汇、语法、文体结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作观察和思考,称之为“形式解析”;阅读者对课文的主题意义、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时代风格、人文价值乃至文中出现的知识概念等方面作观察和思考,称之为“内涵解析”。阅读者作这两类解析所获的阅读印象,都属于超原形阅读印象。
  9.提出超原形阅读印象的四项属性。
  其一,清晰性。超原形阅读是对课文局部作有选择的单方面观察和思考而实现的,其阅读印象的清晰性来源于这种自觉的选择。在阅读者对选出的局部内容作观察和思考时,由于视角和外部知识参照系的作用,所获阅读印象均为清晰成分(为便于考察起见,遗忘所导致的非清晰成分被排除在外)。

  其二,深刻性。当学生进行超原形阅读时,凭借课文外知识参照系观察和思考课文某些局部后,就对这些局部达成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这种“深刻性”的获得依靠两个因素:(1)与课文局部内容相关的课文外知识参照系;(2)阅读者将课文局部内容与相关的课文外知识参照系有效接通。
  其三,链线性。中学生在超原形阅读中,对课文各单方面局部的选择和观察是受课文外部系统中相应知识参照系的影响而实现的,如果该知识参照系在一段时期中(比如一月、十周、一学期等)持续影响课文阅读,就形成一条链线,使学生在该方面所获阅读印象增多增强,从而使学生在该知识参照系轨道中认识课文现象的能力得到相对充分的发展。
  其四,直线性。这是对超原形阅读印象作统计学处理所显示的特性。超原形阅读对课文局部的选择功能,能减少甚至避免重复性成分进入阅读过程,因而也就可以避免重复性印象,使所获信息总量与所获新信息量相等,两个变量交汇点的发展轨迹可以呈直线性特征。
  10.提出在语文阅读课堂这个“教学场”中,教材、学生、教师三者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决定着阅读课堂的生成。课文以其书面语言的范本特性影响课堂;学生以其“识范――内化――生成”的阅读认知过程影响课堂,并且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阅读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共同语言形成的思维影响,是牵动“教学场”中教材、学生、教师三方的“力”。原形阅读理论对教材、学生、教师三者的认识,紧密联系读文思维形态,探讨了原形阅读与超原形阅读在实践形态上的联系,有不同于以往语文教学论的新层面。
  11.针对具有特殊性的文言文阅读,提出“文言文弱语感教学法”。该教学法的理论要点如下。
  其一,扼要表述从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文言文教学告别古代“读经应举”功能,国文单独设科,到新中国教学文言文“只读不写”,再到2004年高中语文新课改启动,我国文言文教学所走过的100年变革、探索之路。明确指出,2004年对于中国的文言文教学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它意味着54年前启蒙读书时接受过旧式国文教学的语文教师全部退休,现在的语文教师已是能读文言文,但基本不会写文言文,即不会用文言思维的“文言弱语感”一代了。时代的步伐已经走到中学文言文教学只能进行“弱语感教学”这一步了。
  其二,将“文言文弱语感教学法”的特点概括为四点:
  (1)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言文代表作品,但属于教学阅读,而非日常阅读,故在学生的阅读总量中,文言文只占一个较小的份额。
  (2)要求学生背诵较少量的文言文代表作品,但属于品味性质的背诵,而非模仿性质的背诵(背诵量大,背诵后仿写)。
  (3)要求学生用已经掌握的强语感语言(现代汉语)正确释读文言文,包括正确释读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进而了解所读文章的思想内容。
  (4)要求学生掌握正确释读文言文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古代文化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文言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并养成使用的习惯。
  其三,明确了对“实词的释读”、“虚词的释读”、“句式的释读”应采取的正确教学策略。解决实词问题,强调阅读实践中的积累;解决虚词和句式问题,强调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及时地介绍相关词法句法知识,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整理、归纳、掌握常见虚词和句式的用法。认为“排除语言障碍,实现顺畅阅读”应为文言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做到了这一步,文质俱佳的课文才会对学生头脑中的语文转换生成系统发生影响,促进其文言阅读能力的发展。“释读”这一步是艰难的,惟其艰难,才更需要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排难”。
  其四,高度重视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积累,认为让当今中学生弄懂、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常用实词,是中学生学习现代汉语语素的高效率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他们对现代汉语词汇的理解能力,是一条“一举两得”的汉语词汇学习捷径。
  其五,认为用“文言文弱语感教学法”培养出的学生,可以阅读、理解、赏析古代文言作品,但是无法传承中华民族的文言写作艺术。中华文言写作艺术的传承人才属于特殊人才,只有用“文言强语感教学法”才可能培养出来,而且要从小培养。著名爱国教育家、国学大师唐文治任校长的“无锡国专”所实践的现代书院教育模式,探索了中国现代社会中的“文言强语感教学”之路,为古老、伟大的中华民族培养文言写作艺术的传承人才提供了一个可贵的、不可多得的范本。
  12.初步展望了“原形阅读理论”的应用前景。指出该理论可以应用于阅读教学的设计和评论,可以应用于语文课本的编写,可以应用于读文收益的控制,可以应用于高考应试与训练,可以应用于语文教师专业培训等。同时明确指出:属于学科教学论范畴的“原形阅读理论”可以指导各种具体的读文教学实践,但不能替代它们;这就如物理学上“力”概念的提出不能替代车船的制造一样。所以,对原形阅读理论的实践性应用不能作简单、庸俗的理解。
  
  注释:
  ①徐忠宪著《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Key Points of Text-Based Reading Theory
  
   XU Zhong-xian
  (Wuxi No.3 Senior High School, Wuxi 214028, China)
  
  Abstract:This essay briefly introduces the 12 key theories on the study of "text-based reading theory and Chinese teaching", which is a key topic of "the 11th five-year" plan of Jiangsu education science. According to the way students approach a text, this theory has brought forward two new concepts: text- based reading and text- transcended reading, and also introduc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help ofteaching practice. This theory includes two useful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reform: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method and basic rules of forming a "teaching field" in the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class.
  Key words:text- based reading; text- transcended reading; reading image;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method.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3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