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教师的有效指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 慧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它给予学生智慧的同时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指导,应该是也必须是讲究艺术的。
  1 有效指导的必要性
  1.1 有效指导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少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只是单向地被动接受,而体会不到通过探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乐趣。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转变教学的方式,针对教学内容适度、适时的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来指导学生。教师要以适当的指导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有效指导可以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很重要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再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的不足,再根据这些不足诱发学生思考,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1.3 通过有效指导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一个契机。通过教师指导后学生思考然后发问,通过对话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如在教师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采用边做边引导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师指导的方式应该是启发性的,是促进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是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而不是使学生失去自主性。课堂教学方式从填鸭式到启发式的转变,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这需要给予机会让他们进行思考。最普通、最简便的办法,便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发出问题。可是教师的指导不应该是教师随便想到的主观意见,而是要在教师备课时,围绕课文设想若干有关的重要问题。进行指导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或使教学向更深一层发展。为了使提问能达到这些预期的目的,教师还必须掌握提问的尺度。
  2.1 要围绕中心,有的放矢
  要根据教学的目的、重点和学生的难点进行有效指导。并通过有效指导,使学生能迅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必要时还需将教材中的隐含知识显性化,以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认知能力。
  2.2 要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例如,结合作业及平时测验的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分析自己错误原因,找出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章节,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解题方法,据此对相关内容进行反思以加深理解,提高元认知能力。另外,利用平时班级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也是一种较好的指导方法,他们可从中互补长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学法,去改进教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2.3 要把握时机,进行适当训练
  训练是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实践又决定着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根据他们掌握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加强指导。对训练中的指导要把握好时机,导在关键,即在学生遇到疑难最需要指导之时才进行,并且不要一步到位,可以启发,必要时可增设问题台阶等。例如,在“力的合成”这一节中的探究实验――“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学习过程中,如何保证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和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达到同样的作用效果,需要学生根据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然后总结出简单可行的方法。接下来实验中需要记录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和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这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问题同样可以采用学生先实验后总结的方法。
  3 小结
  总之,指导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适合;教师指导的基本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指导要以人为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教师有效指导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有效的指导,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搭建有效的平台。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二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0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