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实施策略的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欣欣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识仍然以直观为主,而实验探究以具体实验为基础,自然也就成为学生自主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
  初中学生好动活跃,乐于实践,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亲历实验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实验探究过程需要学生之间合作交流,既刺激竞争又增强互助,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活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取得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笔者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
  1)在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不可“管”得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对个别重要条件可以言语提醒,但不要急于去干涉学生的活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加入实验中,允许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想法动手,独立或分组完成实验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学生做“测滑动摩擦力”实验时,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在各个环节中观察现象、体验过程,不断发问:看到什么?说明什么?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成败关键又是什么?学生则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接触面积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的关系。为了增强学生兴趣,教师可增设一些思考题,如拉动木块前弹簧秤示数有何变化?木块开始运动时跟匀速直线运动相比较,弹簧秤示数有何不同?让学生实验后回答,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实验素养。学生不是简单地参与探究过程,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才是实验探究的主要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实验探究。
  2)实验探究教学中得出结论并不是这一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挖掘更多的教育价值。对于探究结果,学生有许多期待和疑惑,要多给学生一些自主的空间和时间,甚至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打开实验室,开展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活动。切忌把实验探究变成演示实验:教师出示目的,设计实验,进行操作,让学生观察,学生总结,最后教师强调记忆实验结论。否则学生就会只是走马观花的“看”实验,而不会精心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究,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进行实验探究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切忌把探究的内容搞得高深莫测,让学生望而生畏。一般来说,实验探究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是有着明确探究结果的,但是这些结果学生并不知晓,探究易偏离目标,教学也就面临失败。教师在设计探究教学时,要让学生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设置适当的探究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的状态;要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实验设备,对具体的探究过程心中有数,尽量减少干扰因素的出现,使探究活动紧紧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以免学生对探究结果产生太多不必要的迷惑,造成学生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涣散。
  4)实验探究教学要注重“授之以渔”,努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的方法是创新的前提,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学生对科学方法知识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本源,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合理地运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操作实验、搜集资料、处理数据、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体味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控制变量法――对多变量的问题,情况往往比较复杂,教材中研究电阻定律、欧姆定律、压强与压力面积的关系等都应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探究方法。
  实验探究过程中感觉虽然教师教的东西不多,但是学生自己却不断地在找东西来学习。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动手探究,对中学生来说,不是非要他们真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发现,而是要争取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使他们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店子镇杨店子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