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好的问题不仅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说明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问题式教学和学习的优越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物教学 教学模式 问题式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11-0152-02
  
   问题解决教学的倡导者波利亚曾说过:“好的教育,是要系统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问题解决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已经很自然的走进了我们的新课程,并逐渐把基于问题式的学习作为了一种学习方式与教学组织形式。本文中,笔者着眼于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改进,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以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为目的,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谈了一些建议。
  1 问题式教学在生物新课程中的引入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间的联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就初中生物教材而言,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其优点体现在了“新”、“精”、“实”。
   所谓的“新”,表现在新教材中去掉了一些传统生物学知识,但却给予了生物科学的发展更多的关注。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的七年级上册中,其内容涉及到了:从古老的光学显微镜到现代的电子显微镜、生物圈II号、无土栽培、节水农业、现代化温室、热带雨林――地球的“肺”、“脱缰之马”――癌细胞等等,这些内容都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或者是最新科技的应用。学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通过教材向学生灌输一些先进的生物科技成果,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看待生物科技的发展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教材的“精”,体现在课程编写的过程中强调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不必要的教学内容有所减少,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其内容更注重学生在生物知识、科学探究能力、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了的全面发展。所谓的“实”,是指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每一章节的开头都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像父亲,哪些特征像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亲都不像?为什么会同父母既像又不像呢?……”这时,已经带领学生走进了遗传与变异的探究学习。又如,在学习了血液之后,让学生在体检后分析自己血液化验单的数据;在学习了尿的形成之后,让学生分析“人每天的饮水量大于排放量”的原因;在学习了反射弧的结构之后,让学生测试自己握手的反应时间,进而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除此之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验,教材中不仅提供了多种实验探究方法,而且实验器材都尽可能采用学生身边易得到的材料供学生选用。诸如:湿土、纸盒、纸板、塑料袋、棉花纤维、小刀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将其用于实验,便于实验的开展。问题式教学,就是要面向现实,让学生回归生活,并投入到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中去。问题式教学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课题,它的实施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真实的情境教学中提出质疑,并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探索,将其最终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从而让问题式教学更好的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2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生由于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具有差异性,因而他们发现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对问题的认识也大不一样。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们不同的“思想”在课堂上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是学生自主发现和自我总结的,而不是在教师“教条式”的讲授中习来的,教师只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整合。毫无疑问,在如此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理解和记忆能力得到了增强,其对课程的兴趣也越来越高,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有大的飞跃。
   例如,笔者在教学七年级(上)“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过程中,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多媒体课件中播放着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莉培育、出生、生活等的有关视频以及社会各界对“多莉”的争议。在看完“多莉”的来历后,笔者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看从这些视频中我们能发现什么样的问题。瞬间,同学们极其活跃,参与教学的热情高涨,纷纷打开“话夹子”讨论着自己发现的问题。然后,笔者请出学生将自己的问题一一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说“多莉”是母羊C所生的,为什么长相确和母羊B相似;有的学生说三只母羊都与“多莉”的诞生有关,那么谁才是它的妈妈呢;有的学生说母羊B为“多莉”的诞生提供了细胞核,是否说明细胞核里面有遗传物质呢;还有的学生思考的更为深入,既然“多莉”的诞生只有母亲有关,是否今后产生后代都不需要雄性个体了,这样不是会产生很大的社会矛盾吗;还有的学生从道德伦理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他们认为“多莉”羊都诞生了,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多莉”牛、“多莉”猪,甚至是“多莉”人的诞生,这样社会将会乱套,为什么科学家们还要继续研究克隆呢……不一会,学生们就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他们的认知冲突,产生了学习悬念,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设计生动有趣的探究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应紧扣教材内容,力争做到循序渐进、步步逼进,使设计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思路的引导,从而将学生引向教师预先设好的“圈套”中。同时,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观察和实验探究能力,并且要带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带着兴趣的去完成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进而得出结论。
   例如,在教学“蚯蚓”这一内容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向学生提出“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换作了“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上爬行的更快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与探究欲望,大家纷纷讨论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于是,笔者就进一步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实验的主题是“为蚯蚓准备一个温暖的家”,并提供了玻璃板、纸壳、棉花等材料。在探究实验开始前,先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背景知识,例如,蚯蚓通常生活在潮湿、疏松并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身体柔软,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表湿润有粘液,身体表面长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就是靠刚毛钉住地面以及体壁肌肉收缩来使身体波浪式的向前蠕动。在学生有了这些认识之后,再来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这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之前,许多学生就猜想蚯蚓一定在玻璃板上爬得最快,那就如同人在冰上滑行一样。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感到非常的意外:在粗糙的纸壳上,蚯蚓的身体往前蠕动;而在玻璃板上蚯蚓身体却很难向前蠕动。这是由于蚯蚓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起到支撑与固定的作用。这种与学生猜想矛盾的实验结果,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也让学生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例如:蚯蚓爬行的速度与物体的表面粗糙度成正比吗?蚯蚓在纸壳上爬行的快,是不是因为纸壳吸走了蚯蚓表面的粘液,所以才爬得快呢?是不是因为蚯蚓在玻璃上面很滑,蚯蚓因为害怕所以爬不动呢?等等。尽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缺乏针对性,但我并没有打击他们的提问的积极性,相反还对他们的提问表示了赞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使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一个活跃状态,使其更容易闪现创新的火花,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4 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认识与反思的基础上,注意规律方法的应用,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生物学习的乐趣。这种问题式教学模式还可以让学生逐步脱离对老师的依赖,并随着其自身经验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逐渐承担起学习结果,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真正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陈爱苍.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赵小云.也谈关于“中国式的问题解决教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3).
  [3]刘文珍.生物课堂中的问题解决教学[J].山东教育,2002,(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40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