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诗意语文引领学生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诗歌精炼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传达的人生智慧,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品味,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都有积极的意义。而诗歌内涵丰蕴、意象抽象的特点使教学设计不太好把握,对于诗歌教学而言,在课堂上恰当运用多媒体,可有效增加诗歌教学的魅力,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多媒体;新课程;课堂;民族优秀文化
  随着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内容比重的增加,诗歌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和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诗歌单元,共收入五首诗歌,这几首诗虽然作者、国籍、经历、写作时代、风格不同,但是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刻而真挚的感情,读后让人动情,启人深思。
  新课程目标强调“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而诗歌内涵丰蕴、意象抽象的特点使教学设计不太好把握,如何理解诗歌的感情和意蕴,由文字上升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也成为诗歌教学的难点。
  一、音乐导入,渲染氛围
  要让学生爱上诗歌,必须“授之以欲”,而这种“欲”的激发既要接近文本的内容又要吻合学生的心理。英国哲学家赫士列特说:“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要让中学生也能对诗歌产生兴趣,并能尽快进入诗歌的意境,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诗意的氛围。
  席慕容的《一片槐树叶》节奏舒缓,感情真挚,表达了游子思乡盼归的深情,为让学生尽快入情入境,我在导入新课时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小提琴独奏《思乡曲》来激情,在如诉如泣、荡气回肠的旋律中,又用这样的导入: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情,有了乡土就有了乡愁,有了乡愁的生命即使劈开千山万水的阻隔也要回到故乡的怀抱,于是乡愁成了诗人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情绪,在无数个日月长夜的低回里写下一首首乡愁的诗句。这样的音乐,这样的课堂语言很容易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很快进入课文的意境。
  二、音画结合,感受意境
  诗歌是一种凝练优美的语言。凝聚着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每首诗歌都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审美享受,而这种美的享受是需要用心感受的。课堂上,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诗歌,画面和音乐完美组合,易于让学生建立起与经典诗作的形象联系。
  在教学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歌时,播放了水墨先生的配乐朗诵,在配乐朗诵中,学生欣赏名家深情的朗读,借助画面感受大堰河的勤劳善良,坚韧乐观,一方面体会作者对大堰河真挚的热爱和对她悲惨命运的同情,以及作者对不公道的旧社会的控诉。这样,一个个美丽的画面配以名家朗读,学生很快就体会到了这首诗歌凄惨温馨的意境,如诉如泣的旋律,在字字含泪的哀思中,句句是爱的怀念中。
  三、再现意象,领悟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真情。”许多诗歌都具有这样的情感美。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意象就是诗歌中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席慕容的《长城谣》,可播放长城、黄河、敕勒川、阴山的画面,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图片想起了什么,学生很自然的就说出了祖国、家乡,这就是诗歌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塑造实际上表达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还可趁势引导:诗人借用长城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和故乡的一片深情,你认为还有哪些意象可以用来表达类似的情感?于是很自然的,学生说:长河、落日、夕阳、月亮……而在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天街上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提着灯笼闲游的画面,让学生自由遐想,畅谈天街上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
  四、配乐朗诵,点燃激情
  选入教材的现代诗歌都是名家名篇,都具有语言美、意境美、音韵美的特点,这些诗歌意象鲜明、情感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要读,诗歌更要美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播放名家朗读,学生会很自然地跟读,学读,有感情朗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对诗歌的朗读兴趣,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大堰河――我的保姆》蕴含着作者对乳母的深情,《一片槐树叶》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纸船》透露出对母亲的挚爱……这些诗歌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在名家的朗读中带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热情,于是,课堂就热闹起来了,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示范朗读、举手发言、品味字词、畅谈感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朗读的激情点燃了。
  五、拓展思维,启发想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无穷的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也是积极思考的表现。”十四五岁是诗的年龄,也是点燃激情奇思妙想的年龄,更是诗人情思开启的年龄。 《颂夏》、《春之声》、《致青春》、《冠军》、《暗香》、《忆童年》、《夏日蝉鸣》、《那年的雨》、《仰望星空的孩子》、《假如我是一颗树》、《猎人,别动那只鸟》……他们或仿课文来写,或有感而发,这样,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由听读到诵读到赏析到创作诗歌,对学生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一种美的享受呢?
  最后让学生朗读自己创作的小诗,又是学生的情感的外泄,言语的表露和性情的磨练,师生情在此再次升华。
  在诗歌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画面、声音、文字给课堂适当的感官刺激,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用学生的纯情唤醒教师的纯情,在优美的诵读声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在诗意的课堂氛围中,让师生共同对经典诗作产生最真切的美的感受,从而唤起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诗歌教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李书阁《走进诗歌教学,感受意境之美》 《才智》 2011年21期
  [3]聂振雯《诗歌鉴赏教学的多媒体设计策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年14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2692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