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放射医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放射医学是特种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当前我国医学本科教学中属于特殊的小众学科。在当前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本科教学中加强放射医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以面向苏州大学全校本科生的通識课程“辐射与生活”的创新性教学实践为例,对放射医学通识课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及其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放射医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141-02
  放射医学是一门集医学、理学、工学为一体的、重要的边缘交叉学科,解决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电离辐射致人体损伤的防护、诊疗及损伤机制研究,以及疾病相关的放射线诊疗的临床研究[1]。苏州大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开设了放射医学自本科至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完整教学体系的高等院校,在当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形势下,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一直致力于进行教学创新与探索,从而实现放射医学教学的最佳教学效果和最大社会效益。本文以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放射医学通识课“辐射与生活”为例,对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创新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放射医学通识课设立的必要性
  放射医学作为特种医学的基础学科,专业性极强。以往,针对本专业本科生的传统讲授过程仍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听众、讲授为主的模式进行[2]。尽管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其显著的优点,但在当前教育部门大力提倡和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下,我们放射医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放射医学专业通识课的设立显得势在必行。在综合性大学进行放射医学通识课教育,将有利于向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展示放射医学专业各门知识,引导他们获得多种不同分析方法并了解这些方法的运用及其价值所在,最终将从根本上达成对本科生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3]。然而,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结合放射医学特色,建立开放性创新性的通识课教学模式
  通识课具有“授课对象复杂化”的特点,即来自无该课程相关知识背景的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不熟悉的课程,这使得传统的授课方式面临极大挑战[3,4]。因此,为了保证“辐射与生活”这门放射医学通识课的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创造一种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密切配合的课堂氛围,其次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手段[3]。以下将对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简要介绍。
  (一)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据统计,“辐射与生活”的授课对象以本科一年级学生为主,约10%的学生来自二、三年级;学生所涉专业方向包括材料化学、新闻传媒、计算机、法学、体育、护理学、临床医学、放射医学等不同专业。因此,考虑到学生在知识水平、专业上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大量专业性知识的填鸭式灌输,而改以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来稀释艰涩的专业理论,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兴趣。结课考核更是以平时成绩(10%)、出勤(5%)、课堂发言(10%)、线上发言(5%)、结业开卷小论文(50%)、结业小视频(20%)多项组合的灵活机动的形式进行,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点。
  (二)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这门通识课设立的初衷是让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开阔眼界,并感受放射医学这门学科的特色与魅力。“辐射与生活”的主要内容都是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实际,能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有益的启迪或引导,因此显得非常实用。例如:在“日常辐射防护”专题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使学生们认识了日常电磁辐射的来源及潜在健康危害,了解了日常电离辐射的类型、生物效应和防护原则,并通过具体实例逐条详解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错误的辐射防护说法,最终使学生明确正确的日常辐射防护常识。
  (三)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由于授课对象的专业水平和知识背景差异非常显著,因此在“辐射与生活”通识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十分注重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譬如:授课过程中根据课堂情况安排课堂提问环节,以平时成绩加分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转课堂、课堂辩论等创新性教学实践,安排“环境中辐射的实地测量”等学生实际操作环节来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三、创新模式下放射医学通识课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举措,学生对这门放射医学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密切关注课程内容,课后主动参与线上讨论和翻转课堂的备课,保证了整个教学周期中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采用翻转课堂、课堂辩论、读书会等多种创新性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灵活的考核机制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激起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了较好的教学/学习效果,学期结束后课程的好评率超过95%。下面是学生的一些课程评价。
  1.在接触这门课之前,我对于辐射的认识十分浅显,虽然现在不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有多精通,但相较于以前,关于辐射的知识的确更丰富了。
  2.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开始主动的参与和同学们的讨论,也开始主动去查找资料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变得渐渐投入到这门课程、这个学习小组,也克服了上台讲话的恐惧感。
  3.这次选择的同时选修课让我受益匪浅,除了让我更加清楚全面的认识辐射,还让我明白了学校开设这个课程的用意。因为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我们作为学生,接触的知识只有语数外等基础课程,而到了大学,这些基础知识已远远满足不了我们自身的发展需求。
  4.这门课程给我的影响很大,无论是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翻转、互动,还是线上关于辐射问题的讨论,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事物。每次我们集体为课题努力做准备的画面,都是令人难忘的记忆。
  当然,该课程的教学仍不是尽善尽美,学生们也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譬如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课堂人数太多,这将导致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具有很高的课堂参与度,笔者认为通识课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之内。
  四、结语
  综合“辐射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及效果,笔者认为放射医学通识课程教育应该提高宽容度,从更宽广的视角审视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升本科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增强放射医学专业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显示度,提高本科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波,龙颖,肖方竹,等.放射医学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
  [2]张琦,张舒羽.放射医学本科生PBL教学与传统模式教学比较初探[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
  [3]陈焕,任丽,等.基于“慕课”平台的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的教学变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6,(10).
  [4]李莉.慕课环境下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6,(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27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