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潍坊方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对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对潍坊方言声母和普通话声母的体系进行音声学对比,找出普通话中不存在的方言声母,分析潍坊方言里特殊的声韵结合,希望对比结果能有效纠正潍坊人的发音错误,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
  关键词:潍坊方言;普通话;声母;声韵结合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116-02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普通话的普及对于提升国民的语言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扶贫开发及区域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潍坊方言和普通话的声母体系进行音声学对比,找出异同,分析异同,希望对比的结果能活用到普通话教学中,从而有效纠正潍坊人的发音错误,提高潍坊人的普通话水平。
  二、声母对比
  潍坊方言里常见的声母有三十七个(包括零声母),汉语的声母共二十三个(包括零声母)。声母的发音主要看发音部位和气流受阻方式,根据这两种分类基准,可对比整理如下表1。
  由表1可看出,潍坊方言的声母比普通话多,除了[v]、[tθ]、[tθh]、[θ]、[t?蘩]、[t?蘩h]、[?蘩]、[?掎]、[?掎h]、[?捱]、[c]、[ch]、[?觭]、[?捃]之外,其他声母都能和普通话对应,那么这些不能对应的声母也就自然成了干扰潍坊人正确发出普通话的音素。另外,看似能对应的方言声母,在与韵母结合的时候,有时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只有了解了上述“干扰声母”的发音方法,以及方言里特殊的声韵结合,才能明确潍坊人说不准普通话的根本原因。
  (一)“干扰声母”的发音分析
  (1)唇齿擦音[v]
  [v]和f发音时都是上齿搭在下唇内侧,单从表1里看是没有区别的,但日常谈话中却能听出二者的不同,f是声带不震动的清音,而[v]是声带振动的浊音。
  (2)齿间音[tθ]、[tθh]、[θ]
  舌尖伸进上下齿之间发出的音,所以它们容易跟舌尖抵住上齿背而发出的舌尖前音z、c、s混淆。
  (3)舌叶音[t?蘩]、[t?蘩h]、[?蘩]
  发音时舌尖和舌面之间的舌叶部位抵住硬腭前部,气流擦出。因舌尖后音zh、ch、sh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和硬腭前部,与舌叶音相似,只是有卷舌和不卷舌的区分,所以潍坊人在发含有zh、ch、sh的普通话音节时会受舌叶音的影响。
  (4)舌面前音[?掎]、[?掎h]
  [?掎]、[?掎h]是干扰潍坊人正确说出普通话的一类典型音,和d、t同属塞音,只是发音部位不同,[?掎]、[?掎h]发音时舌尖靠近下齿,舌面前部抵住硬腭,而d、t发音时是舌尖抵住上齿龈。
  (5)舌面前音[?捱]
  [?捱]是干扰潍坊人正确说出普通话的一个典型音,它跟m、n同属鼻音,但发音部位不同,[?捱]发音时舌尖靠近下齿,舌面前部抵住硬腭,而m的发音部位是双唇,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
  (6)舌面中音[c]、[ch]、[?觭]
  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跟舌面前音j、q、x类似,但着音点稍微靠后一点。
  (7)舌根浊擦音[?捃]
  发音时舌根接触软腭,摩擦发声。
  (二)与普通话不同的特殊声韵关系
  (1)双唇音
  双唇音的发音潍坊方言和普通话是一样的,不存在不能对应的个别音,但声韵结合的时候潍坊方言存在不送气音b和送气音p的混淆,比如“胞、庇”的b潍坊人读p。另外“谬”的m,潍坊方言发舌面前音[?捱]。
  (2)唇齿音
  普通话f[f]对应着两个潍坊方言f和[v],[v]一般不会干扰到潍坊人正确发f,但在声韵结合的时候,潍坊方言存在添加声母[v]的现象,比如“鹅、瓦、王”等音节普通话中是零声母,但寒亭、坊子等地区会添加[v]。
  (3)舌尖前音
  潍坊方言和普通话的舌尖前音虽然相同,但在实际的谈话中,跟舌尖前音有关的某些音节会被潍坊人篡改,这种现象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第一,诸城等地会把舌尖前音读成舌尖中音,比如将“杂”的z读成d,将“擦”的c读成t;第二,潍坊人会把舌尖前音读成舌尖后音,比如将“责、册、色”的z、c、s读成zh、ch、sh;第三,昌邑等地会把舌尖前音和舌面前音混淆,比如将“松、损”的s读成x,或者把“精、秋、星”的j、q、x读成z、c、s;第四,昌邑等地会把舌尖前音读成齿间音,比如将“字、粗、死”的z、c、s读成[tθ]、[tθh]、[θ]。
  (4)舌尖中音
  舌尖中音的發音潍坊方言和普通话是一样的,不存在不能对应的个别音,但d、t与齐齿呼结合的时候,诸城等地会把d、t发成舌面前音[?掎]、[?掎h],比如把“低、天”的d、t读成[?掎]、[?掎h]。
  方言n与齐齿呼、撮口呼结合的时候有时会变成零声母或舌面前音[?捱],比如“霓、凝”的n脱落,读成零声母;“你、娘”的n读成[?捱]。
  (5)舌尖后音
  多数潍坊人会把某些音节的舌尖后音zh、ch、sh发成舌叶音[t?蘩]、[t?蘩h]、[?蘩],例如把“占、柱、潮、陈、闪、湿”的zh、ch、sh读成[t?蘩]、[t?蘩h]、[?蘩],但在普通话里与上述字发音相同的“站、祝、吵、衬、山、诗”在潍坊多数地方还是读原音,没有变化,所以听老一辈的潍坊人说话时,会明显听出“占和站”、“柱和祝”、“潮和吵”、“陈和衬”、“闪和山”、“湿和诗”的发音区别。
  舌尖后音r在潍坊方言中普遍存在变成零声母或舌尖中音l的现象,例如“日、然、柔”等字潍坊多数地区读零声母,青州、寿光等地又会读成l声母。这种特殊的声韵结合在潍坊各地普遍存在又各自有着一些例外,相对复杂且没有规律,潍坊学生学普通话时会受干扰。   (6)舌面前音
  声韵结合时,舌面前音j、q、x的发音在潍坊大多地区是和普通话一致的,不同主要是体现在和舌叶音[t?蘩]、[t?蘩h]、[?蘩]、舌尖前音[?掎]、[?掎h]以及齿间音[θ]的混淆上。例如“积、全、先”的j、q、x在昌邑、高密等地会读成[t?蘩]、[t?蘩h]、[?蘩],诸城、五连等地会读成[?掎]、[?掎h]、[θ],而本应同音的“鸡、权、掀”等字在方言中却没有变化,所以从老一辈潍坊人的话语中,会明显听出“积和鸡”、“全和权”、“先和掀”的发音区别。另外昌邑地区的“经、丘、兴”等字的声母会读成舌面中音[c]、[ch]、[?觭],所以听老昌邑人说话时会觉得“经和精”、“丘和秋”、“兴和星”不一样。
  (7)舌根音
  在音节中,ɡ、k、h的潍坊发音方言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个别单词里的某些音节存在变化,比如“半夜三更[k?藜?覧]、包括[khuo]、发卡[khA]”里的“更、括、卡”,潍坊人会将这三个字的ɡ、k、h分别读成“j、ɡ、q”。
  (8)零声母
  零声母跟开口呼结合的时候,潍坊方言会添加鼻音nɡ[?覧]或浊擦音[?捃],例如“按、袄”大多数潍坊人会添加[?覧],而高密地区会添加[?捃]。nɡ[?覧]和[?捃]在普通话中同属舌根音,nɡ[?覧]是用于音节末端的鼻音韵尾,但在潍坊方言中却可用在音节开端。
  零声母跟合口呼结合的时候,潍坊很多地方方言会变成唇齿音[v]或舌尖中音l,比如“儿子、女儿”的er前会添加声母l,开口呼的“鹅、蛾、饿”等字昌邑、安丘等地读成合口呼,潍城、寒亭等地会添加声母[v]。
  三、结束语
  潍坊方言里特有的声母及声韵关系,是干扰潍坊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此项研究通过对比普通话声母与潍坊方言聲母的发音方法及部位,找出了普通话声母与潍坊方言声母的区别,分析了普通话中不存在的方言声母及特殊声韵关系,希望对比结果能让教师更清晰地把握潍坊学生说普通话的难点,继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钱曾怡.潍坊方言志[M].潍坊:潍坊市新闻出版局,1992.
  [2]刘德高,赵光智,魏进路.潍坊方言与普通话[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27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