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小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学科“人文教育”功能的直接体现,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积极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构建现代化的、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意义;渗透对策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性学科,俗称“百科之母”。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实施综合性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本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积极改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唯一目标的教育模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一方面有利于改变过去应试化的教育现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德育的渗透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落实新课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积极渗透德育,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1.改变应试化的教育现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都是我国教育的普遍模式。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开始,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难以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这种应试化的教育体制,虽然可以培养出很多考试型人才,但却难以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继而导致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人才的综合素质。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只注重“工具性”的教育思想,重视语文学科思想性,重视其人文教育功能,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对于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是,受到應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进而使得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心理素质不好、道德素质不高的人。这样的教育现状和现代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提出,强化了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而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渗透积极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1.深入挖掘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就小学语文的教育而言,课本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以教材为主要的参考资料,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深入分析,将课堂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在美,培养学生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文章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通过课堂讲解、渲染、渗透的方式,让学生深刻领会了“给予是快乐的”真正含义。同时,在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笔者还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这种层层深入的德育渗透模式,有利于让德育教育的内容深入学生内心,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奠定基础。
  2.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渗透,与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实现事半功倍的德育教育效果。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将声音、图片、视频等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桂林山水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可以将桂林美景的图片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播放,也可以播放一些桂林山水的宣传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3.强化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讲,朗读作为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和感悟文章的真情实感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深刻领会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要素,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例如:朗读《挑山工》一文,可以培养学生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意志。朗读可以让学生与作者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单一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德育教育提到新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寻找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渗透积极的德育教育;还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朗读训练的加强等方式,实现良好的语文德育教育效果,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小兰.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老区建设,2009(10):63-64
  [2]郭晓矣.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8):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2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