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初中学困生的激励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已经成为一个困扰我国教育事业多年的难题,这一问题如今广泛存在于农村、乡镇与部分城市之中,其中城乡结合部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针对城乡结合部的教育问题研究目前还基本上处于一个非常薄弱的阶段,对于城乡结合部初中学困生的激励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关于城乡结合部初中学困生的激励教育研究成为了我国教育研究的下一个热点。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初中学困生 激励教育
城乡结合部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经济的发达程度不算低,但是由于其离城市中心距离较远的缘故并不会享受大城市这样方便快捷的人才引进政策,这就导致城乡结合部的教育发展要比城市慢很多。但是城乡结合部的学困生相较于农村学困生进行激励教育的难度要普遍高很多,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下激励学生成为优等生是这一课题的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一、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首先城乡结合部中的家庭大多以在城市中打工为主,早出晚归是学生家长的工作特点,所以大多数学困生的成因都是缺少家长及时的监督,学校并不能占用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这就使得学生的自由时间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监督还不能做到准确到位就使得学生在散漫的状态下慢慢发展为学困生。正因如此教师更需要与家长建立一個有效的联系,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起到应尽的监督作用,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建立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将家长组织到一起,利用如今先进的互联网功能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这样就可以使教师与家长站在同一战线,一起协同进行激励教育,使得最终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二、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激励教育
不同的学困生其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有些学困生是由于其自身的基础较为薄弱,使得其在之后的学习中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有些学生则是学习动力不足,贪玩、厌学的情况十分严重;还有的学生是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其学习效率极其低下,经常学了很久但是收效甚微,针对这样形形色色学困生的成因教师要有选择地进行定制化激励教育。
还是以上文提到的几个典型例子作为案例,激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好好梳理过去学习过的知识,先打好基础不要好高骛远;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则需要教师与家长合作配合,教师在课堂上多多提问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使得其爱上学习,而家长则主要是起好督促的作用,保证学生能够认真完成教师的课后学习任务;对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采用正确学习方法引导的方式,有目的地为学生输送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总而言之,“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深刻体会这其中的原理,使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都能够享受到激励教育的效果。
三、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法降低学困生的理解难度
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习往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再加上初中课堂的难度要比小学高很多,学生并不能像小学阶段的学习那样迅速摆脱学困生的困境,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法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会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讲解课堂知识,以全等的概念为例,生活中常见的全等图形有很多,蛋糕被平分成很多块时每一块形成的图形都是全等的,人行道上整齐铺满的地砖就有很多全等的图形,这些生活中的例子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等的概念。学困生最大的困难就是课堂教学,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理解难度是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
四、鼓舞学生学习以提高其自信心
当然激励教学最主要的策略还是鼓励策略,所以任何方法都不如唤起学生自身的学习信心要好的多,自信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困境中的抗打击力,同时自信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暗示,所以给与学生自信就是学困生激励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用鼓励性词汇而不是打击性词汇,可以利用一些适当的语言暗示来启发学生主动地说出答案,让学生产生一种自己可以学明白,甚至可以学的更好的心理感觉,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大大提高,随着自身学习动力的提高其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就都会好很多,最终反映在成绩上就是成绩略有进步甚至大大提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此时不难发现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最完美的鼓励正反馈,这对于学困生激励教育的开展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结语
因为城乡结合部较为特殊的定位使得其关注度相比农村与城市来说要低很多,而针对学困生的激励教育方式又是教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因此本文就从城乡结合部初中学困生的激励教育研究这一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了充分的剖析与论证,希望能够为被此问题困扰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思路,帮助其带领学困生走出困境、拥抱光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朱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困生的情感特征及教育对策[J]. 基础教育研究,2017(9):74-75.
[2] 樊迎春. 农村初中学困生心理问题及其转化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5):198-199.
【本文系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城乡结合部初中学困生的激励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18]G332。】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五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6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