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加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练习是每一课堂教学贯穿始终的教学活动,也是直接检验授课效果的试金石,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认知上的错误或者存在的疑点和困惑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帮助学生弄清楚一些疑难问题,及时扫除思维上误区的绊脚石,从而为教学质量铺平道路。课堂练习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围绕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来设计课堂练习,基于教学目标,让课堂练习富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时根据学情、生情,设计梯度化和层次化的练习,使得课堂练习人人可参与,人人乐思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既实现共性的进步,也提高个性的进步,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策略,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利用题目,挖掘知识点
  从一些课后练习题来看,是基于课堂练习题的掌握水平来设定。教材中一些练习题目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这些题目,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课堂练习,从而帮助学生现场理解所学,以此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在“做一做”等练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这道题目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答案做一订正即可。
  二、积极动手操作,加强实践性
  将课堂练习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也许会让“智慧的鲜花开放在指尖上”。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主动完成手动脑动心动的联系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集中精力,使得学生从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并提高操作和技能等的综合素质。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概念,教师要求学生用提前准备好的硬纸板,分别做4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圆形板,并让学生想办法测量每一个圆形板的周长,学着用周长除以直径。学生一边用纸线和直尺分别量出三个圆形板的周长,一边低头计算,很快有学生窃窃私语起来:为什么每一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都是3倍多一点呢?随后,学生有产生了“这个倍数会不会随着圆的大小变化而变化呢”?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开始比较,通过比较之后,他们发现了不管圆的大小怎么变,周长永远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竟然是一个固定的数。教师并没有急着做小结,而是让学生两两之间或者是前后桌进行交流讨论,再操作,学生之间相互倾听对方的发现,从而真真切切地掌握了圆周率的概念,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注重练习多样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创设练习,不是单一、枯燥的,而是需要多样性,通过设计多样性的练习,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學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够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无论是对比练习还是补充练习,也无论是变式练习还是一题多解、多变、多问练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问题,并及时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得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练习多样性。学生通过参与、比较,以及分析、讨论,通过寻找差异,进行阐述理由等方式,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同时也从探究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多面性中感受到一种乐趣。如将一些数学练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购物”问题、立体图形体积或者是平面图形表面积的计算,例如,学习完正方体之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在哪儿见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以及说出采用正方体进行规划的理由等。把书本知识融入生活之中,将练习与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紧密联系,则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强的解题欲望。还有的时候,需要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通过引导,来让学生主动寻找多种解题途径,培养数学阅读思维,学会选择重点、抓住关键点的解题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题能力。
  四、针对学习差异,注重练习层次性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各异,这就使得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设计,需要考虑综合因素,也需要讲究层次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具体练习,从低到高、从易到难、从基本到多样变式等的梯度式设计,更符合学情。就数学知识本身的传授来说,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又加上各人的认知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需要合理科学,针对有效。课堂练习本着基础为主,逐步增加难度,直至拓展延伸。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摸清学生的认知状况,从而针对不同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确保课堂练习取得实效性。基础性的练习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则会轻而易举就能够完成,因此,做的太多反而会产生厌倦感,在这一层次上递进升级,加大基础知识的难度,“跳一跳吃果果”的原动力更能够满足学生的“胃口”,通过继续深入地探究练习,思考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深,可以让一部分学生产生喜悦的成功感。如在设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时候,既可以出示基本练习,也可以设计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去探究,并从中体会成功喜悦,更加积极主动调动自我的学习数学的热情。
  当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设计的练习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教学的现状,做及时调整,凸显出课堂练习的灵活性。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时长大概控制在15分钟以内,在有限时间中有效练习,巩固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