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中低年级习作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习作是学生学习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部分,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需要教师以儿童的视角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世界,体悟身边的生活,广泛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需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握学生特点,用具有童真童趣的语言引导学生掌握习作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习作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多积累 学方法 勤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24-01
  小学三年级,学生从看图写话进入正式的习作练习阶段。每到习作课,学生往往存在“不会分段”“句子不通顺”“无话可说” “流水账” “没有条理”等毛病。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习作的内在规律,从而不再害怕,甚至喜欢上写作, 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 “为有源头活水来”——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1.1 常怀童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要求学生观察生活,教师要学会经营教育环境。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可以常怀一颗童心去设置很多可供学生观察的“点”,并以此为基点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比如我们的图书角,教师可以引导提醒学生观察我们的图书角有什么书?多久换一次书?我们用什么装饰的图书角?延伸到家里,家里有书架么?是怎么收拾的?图书馆跟我们的图书角有什么不同?教师自己观察起来,课上课间与学生谈一谈。“今天我发现我们的教室贴上了绿油油的软包。真的感谢你们的爸爸妈妈,为我们学习营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应该爱护它。”
  就这样,随时随地抓住我们教育生活的点滴,经常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让学生将观察生活内化为一种习惯,让学生发现到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有趣的事物。
  1.2 广泛阅读 引导学生拓宽视野、积累语言
  语言表达贫乏是小学生习作的一大困难。因此积累一定数量的规范书面语言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之一。
  坚持做读书摘记。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从低年级背诵经典古诗到高年级背诵经典古文,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从低年级记录好词好句到高年级学会做批注记录自己的推理和感受,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和敏感度。
  倡导多文体阅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兴趣,从低年级的以童话、故事为主,逐步发展到各种说明文、传记、小说等多种文学体裁,增强学生文体意识,拓展学生知识面。
  2 磨刀不误砍柴功———引导学生学会方法
  2.1 深入挖掘教材,阅读渗透写作方法
  有了素材,怎么写?这就涉及到写作方法的问题了。写作方法从阅读中来,从课标中来,从教材体系中来。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深入分析教材的每一篇课文,结合课标,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比如<秋天的雨>,这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课文,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渗透写作时应围绕一个中心写,而且每一段也应该围绕一个中心写。比如《青蛙卖泥塘》《蜘蛛开店》这两篇童话,都有着故事情节相同,内容相似的特点,我们就可以渗透写作中结构反复的写法。
  2.1 揣摩学生心理,画图理解文章结构
  三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图画,帮助学生降低习作的难度。
  (1)一个小胖子。学生刚开始写作文往往不会分段。我们可以借助画小人的办法帮助他。开头开门见山写清楚要写什么,就像一个人,看见脸就知道他是谁,简单明了。结尾就像脚,简单总结写作内容的特点。有了脚,人才能站在那里,文章才完整。内容就像人的身体,我们要做一个丰满的小胖子,把主要内容写清楚。小人画好了,文章主次就清晰了。
  (2)一条河。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要写的事情,就像河流一样,是从源头慢慢顺流而下。我们在生活中先做什么事?又经历了什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想清楚,文章就有条理了。
  (3)一颗树。我们要想清楚谁做了什么事?这就是一棵树的树干了。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树画上它的枝干,它的树叶。比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这个地方有什么?都有哪些人?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做了哪些动作?他们心里想什么?联想自己生活的画面,画好树,文章就生动了。
  (4)一朵花。要说清楚一个人的特点,往往需要好几件事;要说清楚一个事物,往往需要好几方面。所以某个人、某个物品就是花蕊,其他的就是花瓣。一朵花总要有三个花瓣才好看吧。这时,同学们就需要发挥想象力,把画画好了,文章也就具体了。
  3 操千曲而后晓声——引导学生多练习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应坚持儿童“学”是写作的前提,让“教”深入童心,让“练”成为常态。
  3.1 说话训练 ,培养兴趣
  在生活中中,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蓄积饱满的心灵感受,唤醒与他人交流的欲望,以每天一句或几句话的形式记录生活,培养习作兴趣。
  3.2 片段训练,营造氛围
  学生言语世界的知识、技能、素养应该是情境化、生活化、活动化的,将“自闭”的写作引向快乐的分享。抓住阅读生活的闪光点,和孩子一起仿写优美语段、一起续(改)写故事、一起抒发自己的感想,营造一个写作的常态化氛围。
  3.3 专题训练,重点突破
  教师在平时的积累训练中渗透课标的要求,在每一单元的习作练习中重点突破。引导学生将平时练习中习得的经验运用到专题习作中来,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方式提高习作水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做好学生的習作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多积累、学方法、多练习的原则上,不断更新思想,并在实践中探索,完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自银.兴趣引路在小学中低年级写作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9月.
  [2] 叶永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读与写杂志,2016年11月.
  [3] 吴勇.习作教学如何教[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12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2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