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熟悉古诗词,夯实文化根基;通过分析的方式探究语言的内涵和风格,了解诗词的主旨,分析诗词的内部结构;通过抓住和分析诗词中的诗眼,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品味作品中的表达技巧。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素读;研读;悟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1-0050-01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一般都遵循读诗词、品味词句、感悟情怀的方法,侧重于对考点的挖掘。这样的古诗词教学过于功利化,很难让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让学生在素读、研读、悟读的过程中发现古诗词的意蕴美,进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一、素读,读出最初本意
素读指的是不求深入理解,只是单纯地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熟悉古诗词,这样能起到夯實文化根基的作用。学者于永正便推崇素读的学习方法,提出在素读中第一步要了解词句的意思,在关键的地方做上批注,然后诵读古诗词,体会其中的情感,最后用心揣摩,读出古诗词的本意。
教学五年级下册第24课《古诗两首》中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教师如果一味让学生分析字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困难,很难读出诗的本意。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采用素读的方式加以品味,先在诵读中搞清楚这首诗的意思,如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是什么意思,有学生说:“这是说白亮亮的雨点好像珍珠,在船里乱跳。”然后,教师让学生再次诵读诗歌,体会其情感,揣摩作者的创作本意。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感受:“难道雨只是落入船上吗,别的地方不下雨吗?”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句话其实是说白花花的雨落在水中,水花四溅,溅到船上,展现出雨水之大、雨水之迅猛。”此外,教师鼓励学生说说“卷地风来忽吹散”的意思,探究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不仅感受到雨水的迅猛,还体会到作者看到下雨时内心的快感。
学者于永正提出,如果老师能把书读好,就是不写教案也能教好。在指导学生展开素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让教学参考书中的意见扰乱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自己的体会,和作者形成共鸣。
二、研读,探究内在意蕴
研读指的是通过分析的方式探究语言的内涵和风格,进而更好地了解诗词主旨,分析诗词的内部结构,了解诗词的表达手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研读的过程中尝试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让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加以阅读。此外,还可以采用比较体味的方式,体会诗词的情怀。
教学五年级下册第5课《古诗两首》中的《游园不值》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子进行研读,探究作品的内在意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怀,教师又给学生介绍了《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的故事,让学生分析一下《游园不值》作者叶绍翁的情怀是否和雪夜访戴中的王子猷有相似之处。有学生提出:“王子猷尽兴而来,尽兴而去,这和作者看到红杏时候的感受是一样的。既然作者已经看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那么是否看到主人就不重要了。”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还原现实的方式进行分析,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思考当自己看到主人不在家时,心中的感受是怎样的,当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场景后,内心的感受又如何。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内在意蕴。
在引导学生研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还原生活,积极展开想象,感受作者创作作品时的环境,体会其心理的变化,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内涵,感受作品的时代气氛,品味诗词的意境之美。
三、悟读,品鉴表达技巧
悟读也是细读诗词的好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琢磨诗词词句的词外之义,通过换词的方式体会作品的意境,领悟词句在特定语境下是否有特殊的意味。在指导学生悟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抓住诗眼进行分析,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品味作品中的表达技巧。
六年级下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石灰吟》一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有托物言志的艺术效果。教师教授这首诗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悟读,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首先让学生说说作者运用何种手法描写石灰,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化的描写。有学生提出:“作者用‘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等词语将石灰人格化,体现了对石灰的崇敬情怀。”然后,教师给学生介绍了作者于谦的生平,并鼓励学生分析他为何写石灰。学生有所感悟:“作者不仅仅是写石灰,更是为了用石灰做比喻,进行自勉。作者认为自己要像石灰一样,不辞辛劳,为国尽忠,做一个坚强的人、正直的人。”结合于谦的生平事迹,学生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做的。这样,学生就能对诗的表达技巧和情怀有更深刻的认识。
古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除了直接抒发情感外,还有不少间接抒情的方式,如借物咏怀、情景交融、以小见大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抓住诗词中的诗眼进行分析,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品味作品的创作技巧。
在组织学生展开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近作者,体会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情感,透过文字的表面感悟作品的独特韵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内涵,提高品味诗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巧红.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策略浅谈[J].内蒙古教育,2018(02).
[2]刘玮.小学中高学段古诗词学习指导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3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