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精神三境界"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骆驼一狮子一孩子”是尼采的三境界思想,其精神主张个体教育以及人类精神生长,富有深厚的哲学意蕴。这三种境界,代表着个体生命的不断攀开和自我教育,展现了人们精神境界的历史运动过程。本篇文章基于高中生的视角,尝试对尼采的“精神三境界”进行解读,分别对骆驼、狮子、孩子精神境界的变化过程予以阐述,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尼采;三境界;精神
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是划时代的思想巨人,他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体现了他研究的思想精华。相比起其他哲学家以论文的形式来呈现内容,尼采采用诗化、格言化的语言风格,为大众展示他的深邃思想。对于人心、创造激情、精神,尼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的“精神三境界”就是其中之一。尼采将骆驼、狮子和孩子,用以隐喻人生价值,将其分为三种精神境界,利用整整一节,来阐述他关于精神境界的看法。
一、人类精神向“骆驼”变形解读
首先是第一重境界“骆驼”。从个体角度解读,骆驼是一种担负能力强的生物,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恶劣,生存承受着生命的重压,骆驼体现出其坚韧、忠诚的品质。尽管这种生物缺乏智慧,似乎被动地听从命运的安排,尼采认为骆驼“自卑以损伤高傲”“不顾污秽投入真理之水”,在这些描述中骆驼总是一种蠢笨、固执的形象。通过这样的描述,塑造骆驼的负重精神,通过长期的自我压抑和克制,面对冷眼者、轻蔑者,时常表示自己卑微的认同、屈服。正是由于自身的固执和屈服,不愿接受劝慰,自甘沉沦于卑怜情绪中。在这种情绪下,保持对胜利的警觉和冷静,不嫌弃、憎恶肮脏代表着骆驼甘愿投入真理世界中。骆驼的精神,表明了其自愿接受命运的安排,不愿进行抗争,始终保持着屈服顺从的精神状态。因此,从心理上、行为上对权威保持忠诚。
其次从人类历史来看,负重代表着一种顽强精神,代表着突破现有社会格局的精神,与它相对杭的是传统文化中的“高傲”和“智慧”,可以将其看作是异化的社会和环境。骆驼的负重,其实承受的是与它相冲突的苦难,是与现有道德、文化的矛盾。在没有冲破枷锁能力的情况下,它只能接受现状,服从权威加诸于它的压力。
二、人类精神向“狮子”变形解读
在“狮子”境界中,骆驼向狮子进行转换,从个人角度而言,表明了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对于遭受的不公对待、苦难,关于积极主动地反杭,而这些行为仅仅是为了独立和自由,尽管这可能导致悲剧的结果。如同狮子一般怒吼,展现自己的实力和勇敢,体现现实主义的自强和奋斗精神。
从人类精神角度来看,尼采批判传统基督教利用虚伪道德来安顿人心,他不满人们屈服外在的束缚,以及盲目乐观的理性和科学。他认为,理性统治的社会,以其强调和主张的普适性准则,是对个体极端社会化的约束。为了表现这一思想,他用档在狮子面前的巨龙来隐喻传统价值和精神。在描述中,巨龙要求狮子躺在自己的黄金鳞甲上,因为每一片鳞甲都如黄金般闪耀,同时自言所有的价值都在身上闪光。在巨龙的话语中,最常使用“你应该”的字句,代表着传统道德体系付人的束缚,它的稳定性正如巨龙身上的鳞甲,轻易不能撼动和改变,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你应该”也表现了传统力量的傲慢和专横,对于与自己不同意见的思想和价值,统统予以否定,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精神和自由意志,只能隐匿于传统精神中,人们便屈服于“你应该”,从而迷失自我。
但无论多么稳固的价值观,在条件不断变化的社会,其价值体系都会崩塌。骆驼屈服于命运的困难,不懂得反杭,其精神因屈服而走向终结。狮子在自由意志的驱使下,采取积极的方式,否定传统价值体系,重构新的价值体系以否定传统精神,实现了“骆驼”向“狮子’,的转变。狮子代表着人类向传统精神、价值的宣战,敢于对权威说“不”,是为人类自由精神而战。
三、人类精神向“孩子”变形解读
狮子敢于向巨龙(传统)说“不”,它战胜了巨龙,其历史使命也就得以完成。卸下了奋斗、杭争重负的狮子,也变成了自由、轻松的孩子。孩子的精神境界,代表着自由和创造,是超脱于传统精神与价值的创造。
尼采不认为人性会异化和扭曲,只是因为权力意志的转变,形成了对应的根据和原则。他认为孩子代表着纯真无邪,代表人的新生和美好的未来。从狮子到孩子的变形,表现为个体充满理想的激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们能够进行完全自由的自我创造。尼采认为孩子是神圣的、纯洁的,狮子转变为孩子的过程,是对生命的再度肯定。人的精神本应是创造、游戏和愿望,在“孩子”这种精神境界里,能够自如地进行以上行为,体现了人类思想的发展过程。
结论
综合上述,从骆驼的坚韧负重,屈服于命运安排;到狮子的勇敢说“不”,为自由勇敢抗争,表达对传统精神、价值的反杭;再到孩子自由、天真无邪的转换,表现了人类三种精神境界的不断攀升。
【参考文献】
[1]伍越.尼采与老子“婴孩”意象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2]石中英,程从柱.尼采“精神三重境界”思想的教育學意蕴田.皖西学院学报,2011.25(06):130-1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5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