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校美育与多学科“跨学科”协同教学活动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学校作为向社会提供人才的场所,自然要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与需求,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有一点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美育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美学底蕴。在我国,美育教育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直接的落实,但是随着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美育的教学落实程度也会越来越好。立足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对学校美育与多学科“跨学科”协同教学活动理论与实验展开研究。
  关键词:学校美育;多学科;跨学科;协同教学
  所谓的美育,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开展美育,不仅是我国教育教学理念中所涵盖的,而且也是学生本身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特别是在小学学校教育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美育,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美学文化底蕴,让学生更具有诗人般的气质。在以往一般的教学观念中,美育这一教育环节,基本上都是交给艺术类学科进行传达,在语、数等教学中很少能看到涉及美育方面的知识,学校教育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从而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其实这种教育观念是不正确的,对于美育来说,它无论是在艺术类学科教学上,还是在学科教学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将美育与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内涵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因此,在现在的学校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者所需要做到的,就是促进美育与多学科,甚至是跨学科之间的教学互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
  一、运用美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现在社会中,越来越提倡人才的个性化,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才是社会所最需要的人才。但是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学校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传授方面,而对于知识技能以外的事物,教师就很少和学生提及,这样一来,虽然培养的人才专业知识功底非常深厚,导致产生了高分低能的不良后果。但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社会发展,社会所需要的是有思想、有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美育,它不同于知识教育有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技巧,很多时候都在于学生自己,看看学生对于知识中所蕴含的美感能够感悟多少。这就好比是在花圃中,有些学生觉得五颜六色的鲜花好看,有些学生会觉得高耸入云的大树好,而有些学生则会欣赏衬托大树和鲜花的小草。因为学生是不同的人,所以学生对于事物的美的感受是不同的,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通过美育在学校的开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会变得愈加明显,而不是趋同。
  二、利用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育,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可是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我们能够看到学校美育的投入并不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校对于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那么美育对于学生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呢?对于美育来说,它最主要的点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就有一定的眼界,看待事物的视角也会不同,从而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把握也会更加明确。审美能力虽然说可以通过美育得到一定的提高,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生才刚开始进行学习,就如同是一张白纸,因而对于小学生的美育,才更具独特意义,才更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结合学科特色,建立本校校本课程
  美育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而作为学校来说,学校应该要做的,不是像之前说的对学科进行分类,这些学科负责德育,这些学科负责知识传授,这些学科负责美育教育,而是要综合不同学科的特色,来为学生构建一门单独的美育课程,只有这样美育教学才会最基本的传播原地,同时学生对于美育中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知,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学校而言,为学生构建单独的美育课程,实际上也是为学校本身建构了一个独特的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在本校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获得别的学校师生所不能获得的知识与能力,从而为本校校园文化构成增添新的特色,加强学校的竞争实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在学校教育中,美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备受重视和关注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学生生涯和人品形成的起步階段,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教育。通过美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学校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景雯.人文背景下实施高中美术综合课程实践研究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7(19):124-126.
  [2]麻丽娟.以美育为主题的历史与美术跨学科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9):128-129.
  注:该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研究课题林璟(课题编号FZ2017GH059)的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74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