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传统文化教材的思考(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传统文化热”不始于近两年,它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民族自觉。虽然,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不是教育界一家的事,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须通过教育这个主渠道,教育所承担的责任之重是毋庸置疑的。凡教育,就得有教材、教师、课堂等要素辅佐才行,缺一不可。按理说,先前在多种课程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未缺席,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里自然是无法回避的,便是自然科学性质的课程也有星星点点的介绍,完全杜绝反而是一件难事。
  是在原有的课程、教材上充实、加强呢,还是另外开设一种课程,编辑一种教材,安排几个课时,把它叫作“中华传统文化”呢?现在通行的思路是强化什么就“什么进校园”,不大考虑学生的负担、课时的制约、内容的重叠……今天“中华传统文化”类教材同样面临这个难题。俗话说得好:“方向走错了,走得越精致离目标越远。”因而要防止南辕北辙!
  编辑一套该主题的成熟教材是否需要首先考虑如下问题呢?
  首先是否得厘清:何为文化?何为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区别在哪里?为了说清楚中华传统文化之特征是否需要对比着西方说呢?另外,凡是传统文化都需要“弘扬继承”吗?是否有些传统文化不仅不需要继承,甚至需要批评、抛弃呢?
  其次,就编辑教材而言,是好的坏的文化都介绍给学生好呢,还是只介绍与现代文明(即“優秀传统文化”“精华”之类)相契合的?是不是只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呢?
  再次,为了弄清楚“什么是什么”,是否先得弄清楚传统文化教材不是什么?
  传统文化教材肯定不是“第二语文”教材。否则,在国家课程语文上做文章即可(事实上部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如此做了),如增加教材的容量,拓展教材的范围,添加语文的课时,由一周五六课时增加至十五课时呗,何必另起炉灶编什么地方教材呢?可惜所见到的版本基本上走的是“第二语文”教材的路子,有的选了与现行语文教材相同的、相近的篇目,有的甚至留的练习题还是语文教学惯用的模式。
  传统文化教材不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典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和唯一。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奇门遁甲、阴阳八卦都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你昨天把它踩在地下,还是今天又把它抬到天上,它就在那里,不离不散。
  传统文化不仅纪录在经典中,也贮藏在民间;它既是精英的,也是草根的,既庋藏在庙堂,也隐身于江湖;既是知识分子脑子里的,也是引车卖浆之流身上的。基于此,你在《中华传统文化》教材中,把“六经”当作主食,配了少许花椒、大料,如唐诗宋词,如游艺,如服饰,如官职,就算一桌大餐?这岂不改为《儒家经典选读》或《中华经典读本》更名副其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97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