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的创立者与领军者,是现代实践教育的标志性人物,他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生活教育”落实到教学上的具体表现。“教学做合一”即以做定学、以做定教,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实际应用三者结合在一起,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与现代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因而在今天仍然大放光彩。
  语文学科对于我们学习母语、学习其他学科,感知情感,培养道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蒙、开发作用。因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重大。那么,如何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出,教师怎么教取决于学生怎么学,即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而要想学生主动学习,首先就要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想学、愿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学生喜欢或好奇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尽快集中在教学导入环节,主动去思考、学习,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笔者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谜语:小小逗号水中游,浑身发黑滑溜溜。脑壳倒比身子大,游来游去找妈妈。“同学们,来猜一猜,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啊?”学生认真思考后,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蝌蚪!”由此,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对新课的学习中。在读了两遍课文之后,笔者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不同形态的蝌蚪图片,让学生和它们打招呼,并一一辨认:这些图片和课文中的哪一段是相对应的?小蝌蚪分别有什么特点?这样生动而又形象的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心理,使其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
  二、营造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打造成功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营造出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既能认真思考又没有心理压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学习《狐狸分奶酪》时,笔者把课文改编成一个课本剧,让学生分别戴上狐狸、熊哥哥、熊弟弟的头饰,扮演剧本中的人物。学生对这种表演形式非常欢迎,纷纷举手报名参加表演。这样宽松的教学氛围,很快就让学生消除了紧张情绪,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生发了自己的体悟,并能顺势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有部分学生能够联系生活中的类似事情,发出了“我以后再也不和朋友斤斤计较了,一定要和朋友和睦相处”的感慨。这样的教学效果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可见,学生主动参与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惊喜。
  三、尊重教学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依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师生在做时学、在做时教、在做时讨论,究其根本,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主体意愿,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去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使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独立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雪孩子》时,学生特别愿意读这篇文章。因此,笔者就安排学生先是一起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将不认识的字词读熟练,将整篇文章读顺畅。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白兔、兔妈妈、雪孩子,以及旁白,一边读一边体会他们的心情和想法。最后再让学生默读,试着不出声音读出人物对话中的不同语气和心情,在思维碰撞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学生的“学”,生发出来的“教”,以及师生共同完成的“做”,带给了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合生活实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并不难的知识却成了学生理解的“难点”。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或是利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元素,或是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去联想,让学生对知识不再陌生,从而更好、更容易地理解教材内容。
  如在学习《曹冲称象》时,学生对于曹冲称象的办法不是很明白。有的学生觉得特别繁琐,有的学生觉得难以理解。为此,笔者特意将一个大象摆件带到课堂上来,并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先是称量了大象摆件的重量,让学生心中有数。然后再按照曹冲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称量,看船身下沉多少,看石头有多重。最后比较这两种结果,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实践步骤,学生对曹冲的办法有了直观的了解。再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曹冲的年龄,学生都觉得曹冲聪明、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真是个“神童”。由此可见,结合生活实践开展“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对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大有帮助。
  五、强化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自主探究是现代教育提倡的新理念,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独立习得知识的能力,这与“教学做合一”理论提倡的“把教学从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谋而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探究性学习落实到位,或是让学生独立探究,或是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都要通过导入、质疑、拓展等多个环节落实到位,使其成为常用的教学手段,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风娃娃》时,学生已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他们希望教师能给他们机会践行自己的一些学习想法。因此,笔者决定这一课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學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探究了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对每一个生字都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每一个词语都解读了其含义,还总结了形近字、多音字、近义词和反义词。然后学生对风娃娃所做的事进行了探讨:他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他是坏孩子么?如果不是,为什么还做了那些坏事呢?从而对风娃娃的所作所为有了透彻的认识。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课文主题,学生在故事中收获了人生哲理。这样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能查漏补缺,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教学做合一”理论对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要将生活搬到课堂上,通过将两者结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第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99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