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探究能力在美术活动中的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儿童出生后就开始了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他们天生地对自然世界有着非常强烈的热衷于追逐和探究欲望;他们能关注事物的细节,敏锐地发现事物的变化,对喜欢的事物会沉醉其中。
  美术是感受和表现的艺术,它是否能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呢?幼儿园美术活动分欣赏、绘画和手工等几个方面,在这些活动中呈现了大量艺术作品,它们的内容和形式给幼儿的刺激是自然世界中的事物无法代替的。它们的美有利于愉悦幼儿的感官和形成探究的兴趣。如教师展示徐悲鸿的马,幼儿在欣赏中有许多想知道的东西,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观察和认识到马的特征以及不同的形态,感受马在跑动中的力量美,了解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幼儿从中进行的探索是多方面的。美术活动又是操作性很强的活动,符合幼儿多感官地与周围世界互动的特点。
  然而,不恰当的美术活动也会阻止幼儿探究活动的继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兴趣的流失。幼儿不愿参加活动或游离于游戏之外的情况经常发生在小班和那些坐不住的幼儿身上。其他人在老师引导和讲解之后早已跃跃欲试要自己动手了,他们却无动于衷,或勉强参与。他们感兴趣的是其他活动,也许是早上没玩够的机器人,也许是放学后要吃的冰激凌。总之,他们没有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去,就不能在美术活动中感受探究的兴趣和寻找探究的目标了。
  二是信心的缺乏。这样的孩子胆小怕错,会为自己画错了而不安。通常表现为或干坐着,直到活动结束;或者向老师发出求助“我不会”,要老师帮忙。这大大影响了他们探索能力的发展。
  三是能力的差异。那些探究能力强的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注意力集中,敢于尝试,反应敏捷,不怕困难,他们锻炼的机会多,也因此越来越优秀。而与他们相比能力差的孩子常常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又惧怕去动手动脑,他们成功的次数少,能力也越来越差。也就失去了探究的兴趣。
  人的探究能力是在观察、辨别和分类中产生,它也需要经验、思维的参与,发现事物间的关系,预测可能情况和变化。所以在美术活动中,作为主导的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示范以及合适的评价,都是影响幼儿美术活动中探究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是提供的材料。材料的难易程度以及丰富性,对幼儿的探究能力发展影响很大。笔、纸、颜料这些构成了美术活动最基本的因素,这些工具材料也是幼儿探究的一个内容。幼小儿童一开始接触到纸和笔并不把它们作为美术的工具,他们在手的舞动中在纸上或墙上留下印迹,涂鸦开始;以后把它们作为材料后,他们并不满足,他们喜欢的材料越来越多,如毛笔、颜料、树枝、水等进行涂画;在会用胶水后,他们还希望用透明胶、双面胶等工具帮助制作活动。如果给幼儿提供的材料缺少变化,会引起幼儿的厌倦心理。
  二是老师的示范。老师在美术活动中的示范有语言的和演示的。可进行局部的示范和整体的示范。示范得巧妙,幼儿对活动的内容的探究欲望强。如果示范时间过长、过细,或不给幼儿思考的余地,幼儿就缺乏耐心,对活动内容也失去了兴趣。示范过于粗糙,幼儿得不到技巧上的引导和支持,就引发不出探究的兴趣了。
  三是合适的目标。蜗牛有弯弯的线,汽车有直直方方的直线,蝴蝶有对称的翅膀,仙人掌有杂乱的刺……它们都是幼儿喜欢的题材。同一题材对幼儿来说是探索不尽表现不完的。如小班、中班、大班对同样一个内容如蝴蝶,小班是拼贴,中班会装饰,大班则是表现蝴蝶飞舞的情形及其与花的关系以及自己的感受。幼儿的观察越多,表现越好。所以适合幼儿的目标,容易让幼儿成功,幼儿兴趣会更高,探索的要求也会更强烈。
  四是评价与态度。教师经常要求幼儿画得与别人不一样。所以活动中有幼儿会向老师反映:“他照着我画。”如果教师一味追求创造,而不顾幼儿的水平和能力,那幼儿就失去模仿同伴、模仿老师的机会,模仿是最初的探索行为,对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来说是模仿重要的探索行为。教师只注重活动的结果,不重视过程,或只以一种标准来看待和要求幼儿,也会造成幼儿在活动中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笔在手却不敢下,唯师是尊,找不到活动的乐趣的可悲现象。
  探索是带着热情,长久持续的过程,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要依靠教师在多方面的支持下实现。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幼儿的探究能力的发展给予有效支持要从多方面入手。
  一、创设宽容的活动环境。幼儿的认识思维都没有充分分化,他们的控制能力还较差,经常出现一会儿画教师教的,过一会儿又画起自己想到的,或者正做着手工,受别人影响玩起胶水来了。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他们的无意探索行为,宽容地处理,并能在此基础上发现幼儿探究和兴趣,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不同的美术活动材料本身是幼儿的探究内容,如用报纸团印画,用墨水吹画,用毛笔涂画等无一不是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进行探索。多种材料把幼儿带到丰富的世界。它们所表现出的效果也会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调动幼儿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探索。
  三、组织多样的活动形式。单一的用蜡笔画或室内桌面活动,个人作业缺少形式上的变化。如果组织形式丰富一些,幼儿可以在地面用粉笔画,用水壶在大操场上喷水画,与同伴合作画,用贴画、添画等形式相结合,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认识会更多。
  四、引导有效地观察欣赏。幼儿的观察经常是一种“交流”关系,充满了情感。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利用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让幼儿不只是看到事物的一部分,为看而看,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欣赏、对话、探究。
  五、指导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幼儿的自我反思、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形成。有良好习惯的幼儿才能在美术活动中不依赖别人,自由地探索,他们善于学习,能够自我控制。
  六、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一根线可变长变短,变弯变直,这根线究竟还能变出什么?幼儿的探索就在想象创造中开始了。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与創造。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幼儿园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