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上不妨多走些“弯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化学课不能一味地追求节奏流畅、内容完整而舍弃一些学生可思考、讨论、探究的资源。一堂课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不拘一格,不妨在新授课、复习课和习题课上多走些“弯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弯路;认知冲突;建构主义;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4-0077-02
张爱玲曾经说过,“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为了使整堂课内容完整、节奏流畅,我们课前的教学设计可以说是很充分的,充分到学生对于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我们预设好的,学生只能答对不能答错;充分到每个实验都要按部就班,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充分到某个时间段只能完成某个流程,不能多走些“弯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乏真实的情感体验,缺乏真正的思考空间,也缺乏真正的心灵感动,学生只是被动地、被迫地在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陷入了模式化,课堂虽不乱却因少了灵动而乏味机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也因此被扼杀。为此,笔者认为化学课上不妨多走些“弯路”。
一、新授课上多走些“弯路”,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考探索
皮亚杰认为,认知冲突是个体已有观点与新的问题情境相互矛盾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平衡,是学习者已建立的认知结构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心理失衡的一种认知状态。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实验,让学生发现几种不一样的甚至与预测完全相反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争辩,思考归纳,进一步厘清新知识的混淆点、易错点和盲点。
比如,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笔者做了如右图所示的一个实验:把一瓶二氧化碳像倒水一样倒进烧杯中,蜡烛会依照由矮到高的顺序依次熄灭,展现了二氧化碳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以及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演示实验做完,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但看到学生对此实验很感兴趣,跃跃欲试,笔者就顺势多走些“弯路”,让一個学生上台演示。这位学生有点紧张,倒二氧化碳时比较犹豫,结果两支蜡烛均没有熄灭。下面有学生马上叫起来:“他倒得太慢了,让我来。”于是让第二位学生来演示,他拿起集气瓶迅速将二氧化碳倒进烧杯中,结果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同一实验为何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呢?这种认知冲突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积极思考和深入分析,最终弄清楚三种不同现象的本质原因。
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但学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方法,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画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
二、复习课上多走些“弯路”,引导知识建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自己获得的。由于初中化学涉及的知识点多且零散,复习时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要么是学生在题海中遨游,或是学生在课堂上读背重要知识点,这种讲、练、背的复习形式使学生对化学复习失去了兴趣,效率自然低下。一堂成功的复习课,应能有效地梳理、应用知识,并和思维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顺畅,学生积极主动,手脑并用,气氛热烈,最终促进学生建构有序的知识网络。如“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通常普遍采用知识清单的形式给学生填空,或是直接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这种方式虽然能完整系统地呈现知识,但学生没有主动地提取知识,课堂上只是机械地记忆,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化学复习课上不妨多走些“弯路”,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如,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可设计如下情景材料: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讨论交流:1.你能设计几种方法揭穿该骗局?2.这些方法分别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3.哪些方法利用了金属的活动性?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归纳鉴别方法:1.测密度,黄金的密度较大。2.用牙咬,比较硬度,合金硬度较大。3.用火烧,“真金不怕火炼”,黄金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也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4.加入稀盐酸,利用金属活动性,看它能否与酸发生反应。5.加入AgNO3溶液,利用金属活动性,看它能否与盐溶液发生反应。
该复习课围绕一个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展开,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积极思考并相互比较彼此方法的优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纠正了学生的表达方式,规范化表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科素养,并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金属化学性质知识网络建构,从而实现从知识应用到能力提升的迁移和化学思维的提升。
三、习题课上多走些“弯路”,激发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确,只要我们教师能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创新思维之花就会尽情绽放,并结出丰硕果实。但在平时的习题课上有些教师的习题讲评“按部就班”,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直接给出答案,很少留给学生讨论、思考、发问的时间。这样会让学生的思维限定在教师既定的预设范围之内,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被压制,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
习题:如何判断一瓶烧碱溶液已变质?学生1:取样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溶液变浑浊则已变质,理由是Ca(OH)2+Na2CO3=CaCO3↓+2NaOH。学生2:取样加入CaCl2溶液,若溶液变浑浊则已变质,理由是CaCl2+Na2CO3=CaCO3↓+2NaCl。学生3:取样加入HCl溶液,若溶液中有气泡则已变质,理由是Na2CO3+2HCl=2NaCl+CO2↑+H2O。三位学生的方法简单,理由充分。这个时候教师追问:“他们的方案严谨吗?有需要改进的吗?”学生4:学生3的方案应加入过量HCl溶液。
教师又问:“那另外两个方案呢?我们可以做两个实验。分别取没有变质的烧碱溶液加入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另一支滴入CaCl2溶液。”
实验现象:两支试管溶液均变浑浊。教师小结:“可见这两个方案均不严谨,至于原因我们可课后上网查找或到高中时再学习。”这道习题我们本可告一段落,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热情已被点燃,创新思维的闸门已打开,此时可多走些“弯路”拓展探讨“烧碱溶液变质程度如何”。直到下课铃响学生还在讨论,意犹未尽。在这样的习题课上,从某一个具体的题目出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活跃的状态,思维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得到增强。
当然,笔者所说的多走些“弯路”,不是在课堂设计上有过杂的内容、过偏的走向、过花的形式、过虚的议论,而是给学生多些话题,多点信任和自由,多些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活动更富自由和开拓性,让教学更高效。
(责任编辑 罗 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7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