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构建高效课堂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效课堂必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下,从研究文本、合作助力、巧妙提问、赏识鼓励等方面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对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师生共长,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都是十分有益的。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师生是互动的、交流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指导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践行此理念,可以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一、研究文本
  文本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新课改要求深入研究文本,我认为,研究文本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
  1.解读文本。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教师都要重点研究一番,入编的文章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解读文本,梳理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标,思考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措施,总结主题思想和文章精髓。
  教师不仅要解读文本,也可让学生解读文本,即使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见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因此,组织学生解读,交流解读成果,尊重学生的看法,你会发现教学百花园里的各种花正在盛开。你有一种看法,我有一种看法,他有一种看法,融在一起,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氛围会逐渐形成。
  2.确定文眼。文眼是能反映文章主旨或线索的关键词句,通过研读文本,抓住文眼,用文眼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的海洋,感受祖国文字和语言的魅力。确定文眼,就要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背景,掌握了写作思路与背景,学习语文往往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更能实现心灵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契合。
  二、合作助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努力,其实,团队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更受社会的欢迎,这也是小语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我认为,学生团队意识的提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1.组建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运用团队力量解决问题。而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的组合,合作学习也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小组的组合要考虑学生对语文掌握的程度,要把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即每个小组要包含学优生、学差生、中等生,学优生主要突破重难点,学差生负责观察记录,中等生收集资料、出出主意。
  2.合作交流。思维与思维能否通过对撞发出火花,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教师要提出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问题不能过大过难,但可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交流,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水区,引发学生争论、讨论、辩论,形成强大的思维对撞,形成思想的交流。每个成员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再通过小组力量的鉴别、甄别,形成共识,即“顺理成章”,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通过小组合作形成的成果远比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更让人信服,课堂也更加活跃高效。
  三、巧妙提问
  提问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手段,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离不开提问。但是,何时提问、何处提问、提问对象、问后评价等等,这些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备要素。提问的技巧主要表现在:问要有目的和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质量和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意义和思想性;问题难易适当,过大过难的问题抑制思维,过小过易的问题开发不了思维;问到恰当处,于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词句、文眼等处提问,使学生思考后“峰回路转”;突出全体性,问题要全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独立思考和参与回答的机会,彰显提问的公平公正。
  例如,关于“小马过河”的教学,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结果发现有几个学生窃窃私语,我立即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问题一:小马为什么要过河?问题二:小马过河时遇到什么问题?问题三:老牛给小马的建议是什么?问题四:小松鼠给小马的建议是什么?问题五:妈妈给小马的建议是什么?问题六: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得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问题提出的时机恰当,且有针对性,有深度,步步引导学生阅读时的思考与探究。
  四、赏识鼓励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大胆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新方法,相互鼓励、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探究、探索,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会与他人交流成果,从而激发学习欲望,真正找到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要依据新课改理念,通过研究文本、合作助力、巧妙提问、赏识鼓励等多样化的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莆田市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