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导入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小学儿童逻辑性思维初级发展阶段,数学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逐渐推开数学的大门。而做好这些的前提,就需要有正确有效的课堂导入。
  一、当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现状的研究
  作为数学课堂的起点,课堂导入若能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优化教学导入,将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这对于老师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但每个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以及对教学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这也就导致在这画龙点睛的重要环节——课堂导入上,将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效果。
  笔者通过阅读文献,查阅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总结得到“课堂导入”的研究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于“导入”这一概念界定,国内学者见仁见智,王大宝、王刚、李森等都给出了他们的解释;(2)各专家学者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层面探讨了课堂导入的作用;(3)国内诸多学者对于导入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导入的方法进行了精辟的总结。
  从能检索到的大量数据可以看到,国内学者在课堂导入的研究现状,也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于课堂导入,日新月异的研究也是不断涌现。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中,比较突出的是:理论和实践不能相平衡,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与课程内容相贴切,或重实践轻理论,基本技能不扎实,实践与理论不吻合。
  二、基于学情分析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研究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习方法也在不断变化,生活环境的多样也同样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使得现在的学生较十几年前的同龄孩子,见识的面更广,这也要求课堂导入需要不断更新。同时,小学数学的逻辑性与低年级学生心智发育的不成熟性相违背,这就需要基于小学低年级学情分析,从以上两个角度出发,课堂导入应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早已不再是单纯受教的单方面认知活动,而是一种师生参与的互动过程,不仅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也存在着丰富的情感。在课堂导入时,基于学情研究,充分发挥老师智慧,创造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发展对等的学习内容,使得学习任务不超过学生的承受范围,用问题带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创造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求知欲源源不绝,学习的兴趣也日益高涨。
  2.重视知识构建的方式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每个个体都有着独特的思维能动性,且低年级的学生更为明显,在通过教学构建他们心理结构、引导他们思维发散性的时候,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单向地传递全部的教学资料,要求教师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帮助学生组建他们内在的知识结构。开放的课堂导入,让学生享受思考和获取的过程,将枯燥的上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也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得到教学任务规定知识的同时,通过自身思维,以及与老師在课堂上的思维碰撞,自己构建内心的知识,静态变动态,被动变主动。
  3.课堂导入因材施教
  课堂导入的方法五花八门,但应根据实际学情,选取最佳导入方式,切不可以不变应万变,低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忍受同一种方式,这时就要求教师在各种方式间来回转化,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学情分析如何合理运用课堂导入方法的案例研究
  学情分析可分为三个时段:学前、学中以及学后。因此,基于这三个不同阶段,充分分析学生的情况,以及时跟进,调整课堂导入的方式。
  在教学课程“认识三角形”时,课前通过设疑导入法,询问学生第一个想到的有三个角的东西是什么。学生普遍回答了三角尺。根据此情况,可以判断,学生心中已经形成了对于三角形一定的概念,但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解。明确这一点后,在正式上课时,先采用直接导入法,开门见山地向同学们解释了什么是三角形,一下子就让虽然明白什么是三角形,但却不能完整解释的同学豁然开朗。此时,孩子的心中,已经在引导下逐渐构建了三角形的知识架构。在有了一定理解和熟悉之后,采用操作导入法,让同学们在众多图形中找出三角形,将其区别开来,以加深对三角形的理解。为了发散同学们的思维,让他们关注到平时生活中自己没注意到的三角形,采用生活情境导入法,让同学们自由联想课堂之外被人忽视的三角形物件,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三明治,七巧板等等,一个个都被学生们“揪”了出来。
  课后,利用课余时间,采用数学故事导入法,讲述了一个有关于三角形的数学小故事,既让学生们回顾了三角形的知识,同时又激发出他们对故事里面暗藏的下一节课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可以看到,根据不同时期的学情分析,一个认识三角形的知识点,就涉及了五种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通过将不同导入方式的转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当前对学习的空前重视,必然导致学情分析的重要性。而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显而易见,将两者结合,以学情分析为基础,选取合理适当的课堂导入方式,有时并不局限于一种方法,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生活力,必然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在成绩及自我逻辑思维上的提高。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坛丘小学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0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