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学习数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而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有效工具。但是,不讲章法的提问不仅无法启迪学生思维,甚至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消磨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来探索科学有效的设疑艺术。争取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继而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疑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071-01
  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如果不亲自经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就无法做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所以在初中数學教学中,教师就不能一味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加强课堂提问,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但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来采取合适的设疑策略。争取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为学生指引探究的方向。并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和有效运用知识,从而强化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有效策略。
  一、由浅及深,逐步理解
  数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枯燥性,学生学习起来必定会面临各种阻碍。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重提问的技巧,将复杂的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这种做法无疑会凸显数学的复杂性,进而给学生造成压力,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有效探索和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由浅及深的设疑方式,即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小问题。以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循序渐进地探究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进而简化学生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弧长和扇形面积》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使学生探究弧长公式的过程简单化,我便为学生设置一系列由浅及深的问题:
  (1)半径为R的圆,其周长是多少?
  (2)圆的周长可以看做是多少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
  (3)180°、90°圆心角所对弧长是多少?n°呢?
  在授课过程中我将上述问题逐个提出。因为每一个问题都较为简单,学生很容易便投入到思考中。并且。由于上一道题的答案往往是解决下一道题的切入点,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探索的难度。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逐步得出弧长公式,从而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取由浅及深的设疑方式,是简化学生思考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知识的可行之法。
  二、引故知新,启迪思维
  所谓“温故知新”,就是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而在数学学习中,“温故”却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扩充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定是由易到难的,所以各部分、各阶段的数学知识之间必定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采取引故知新的设疑策略。即通过问题引出旧知识,并将旧知识和新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以启迪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复杂化为简单,陌生化为熟悉。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方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我便先向学生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正方形和长方形呢?”学生很容易给出答案,然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任意四边形,并向学生提问:“那么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你能利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得出答案吗?”这时学生便提出在四边形内部找三角形,利用化归思想,将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些都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的知识,接着我便针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提出问题:“那么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该怎么求?”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打开,有的学生在每个多边形内划分三角形,还有一部分学生别出心裁,在六边形内划分两个四边形,最终都得出正确答案。而后我再引导学生探究n边形的内角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温习旧知识快速领悟新问题的探索方法,并深化对化归思想的理解,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巧设陷阱,加深印象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得丝毫马虎。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马虎大意,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或者解题中的错误,影响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陷阱式设疑。即专门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设置问题,以诱导学生犯错。让学生在犯错和纠错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改掉马虎大意的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夯实数学基础。
  例如:在学习《绝对值》一课时,很多学生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理解不透。所以针对这一点,我设置如下问题:“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3,则线段AB的距离是多少?”很多学生马上给出“-4”这一答案,于是我便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数轴,并提示道:“请表示出所有绝对值为3的点。”这时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忽略了B的另一种可能,进而纠正答案。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避免其重蹈覆辙,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设疑策略。以有效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罗霄.初中数学提问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16.
  [2]张亚明.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0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