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课堂“一路花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需要一种挑水工的智慧,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一路花香”
大家都听过寓言故事《一路花香》吗?在这个故事中,两个水罐比谁的本领大。其中,本来一只裂缝的水罐在一只没有裂缝的水罐面前自感惭愧。但是,挑水工告诉它一件事,有裂缝的水罐竟然因为漏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当有裂缝的水罐听到这些,舒心地笑了。
看完这则故事,我由衷为挑水工点赞,点赞他,因为他是一个智者,他让水罐丢弃自卑,树立信心;他使小路成为一道散溢着花香的美丽风景。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同样需要挑水工的这种智慧,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环顾当下的数学课堂,在新理念的指引下,课堂上学生的座位的形式多样了,互动多了,气氛热闹了,但有些课的“数学味”却淡了;学生在课堂上学生思维积极,但在做练习时的情形却发人深省;学生的思辨、动手做多了,教师的引导点拨却不够到位……由此,身为教师必须反思并想办法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否则,纵是教育理念再先进,课程计划再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再完美,其结果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教师要做些什么?要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技能和创新精神?要怎样做才能有效建构既和谐又高效的课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朱熹先生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说明生疑、发问很重要。
例如执教苏教版五下“圆面积”一课,结合图示,我让学生猜一猜:圆面积大约在什么范围?
提问:“同学们,图中小正方形面积怎么求,能不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呢?”(生:r2)“那么,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呢?”(生:4r2)“猜一猜,圆面积大约在什么范围呢?”(生:小于4r2)。追问:“比4r2小一点,那到底是多少呢?”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课的研讨主题。
这样有了疑惑,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于是同学们一起进入新一轮探究之中,开启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进程。
二、 开放空间,激活思维,主动建构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教学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激发、引导学生亲历学习操作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探索问题,这样才能学得主动、生动。
在教学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五次“画圆”展开教学——
一画: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文具用品或选用老师准备的学具,动脑、动手,创造圆,让学生感知画圆的方法很多,可以用线和钉子,可以用瓶盖,可以变方为圆。最后知道:要画圆,必须要有定点和定长,最终觉得还是用圆规画圆较好。
二画:放手让学生用圆规。要求画在不同的位置,交流一下画法,使学生自然认识圆心(定点)的作用。
三画:让学生自行画出大小不同的圆,通过交流引出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并且知道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等。
四画:继续让学生画更多的圆,画中体会到半径、直径的关系,以及验证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五画: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半径或指定的直径来画圆。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学以致用,对圆进一步加深认识。
五次画圆,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于是,枯燥的讲授转化为自我探索的动态过程,学生动中学,趣中学,探中学,探中悟,很好地完成了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建构。
三、 实践应用,知识渗透,思维延伸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对小学生来讲,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周围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简单问题,主要是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思考方法。
因此,我们要引导从数和形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能把认识应用于实际的浓厚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意识、增强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习数学轻松、快乐。
例如,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质量和重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区分物体的质量与重量,经常以“物体有多重”来代替“物质有多少”。三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严格区别质量与重量的条件,因此,本单元教材既使用“质量”这个词语,又把物体“有多重”视为物体的质量。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识“千克”的概念,我在教学本节课前,布置了《千克的认识》预习单(如下):
1. 掂一掂:两袋食盐放在一起。先用左手掂一掂。再用右手掂一掂。
闭上眼睛,再掂一掂。用心体会,1千克有多重?
2. 估一估:袋装一些苹果或橘子,用双手捧着掂一掂,估一估几个苹果或橘子是1千克?
3. 找一找: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或几千克?
于是,课始我设计了“猜一猜哪个重”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竞猜过程,感受物品有轻有重,感到数学就在生活中,进而激起他们探究“质量单位”的兴趣。课中,我又让学生“做数学”。引导学生通过掂、猜、称等活动,形成了对千克的初步认识。然后在“大约有多重”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掂一掂、猜一猜,充分感知生活中许多质量大约1千克的物品。
接着是“称一称”。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操作,称一称1千克重的食盐、1千克的书包、1千克的黄沙等——于是,表象的“千克”变得更加深刻。
总之,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探究性和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促进他们知识内化,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质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4):28-32.
作者简介:
顾颖,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草桥实验小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8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