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 体育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传统校本教研活动的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读书打卡、每周一问、资源分享、课例研究、网络教研、每周一课等基于现阶段信息化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活动模式的开展策略,增强教研实效性。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校本教研;体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5-0054-02
体育校本教研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体育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的活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现在许多学校的体育教研活动组织形式传统单一,主要的活动形式以听评课为主。一些高层次的教学理论,如果缺乏专家专业引领,而不能通过校本教研在学校落地,依然不能解决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教师在工作和教学中会产生一些问题与困惑,因传统校本教研活动的平台有限,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限制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本文结合现阶段信息化时代的背景,积极探索新型校本教研活动的模式,提出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策略,以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大量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手机终端的使用,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信息化时代下,体育教研组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校本教研活动模式,使校本教研活动真正能够便利有效开展,落到实处,帮助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依托微信小程序,读书反思见火花
读书是教师快速成长的途径之一,教师通过读书与思考,吸收先进的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当教师能够通过一定平台与组内教师或者更多志同道合的教师进行分享与交流读书感悟时,就能吸收更多的知识,助推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手机微信客户端中有一个“小打卡”的程序,以打卡的方式,把每天的感悟感想以文字编辑的方式进行记录分享。教研组依托“小打卡”程序,组建属于自己教研组的读书打卡圈,教师可以通过“小打卡”程序记录每天自己读书或者工作的点滴感悟,组内所有成员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程序进行学习与反思,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
例如,教研组中某教师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提出了“小学体育兴趣化”的理念,该教师结合《中国学校体育基本理论》一书,針对参加此次活动中课例和报告,记录与分享自身的感悟及思考,让教研组其他没有参与此次活动的教师都能够对“小学体育兴趣化”的理念有所了解与体会,提升了教研组内教师的理论认知水平。
体育教师最难坚持的是读书,如何保证教研组教师能够自觉开展读书反思打卡活动,除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因素外,还需要教研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读书打卡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查阅网络大数据,问题引领解困惑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因此,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依托网络的大数据资源,创设了“每周一问”校本教研活动。每周有一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把课堂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形成纸质稿,贴于教研组办公室内明显位置,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针对问题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并根据自身对此困惑与问题的理解,于一周后依次发言研讨交流。
例如,教研组中一位教师提出了关于“放羊课”的困惑,教研组内教师通过资料的查找和自身对“放羊课”的理解与认识,在“每周一问”校本教研活动中,重新认识了“放羊课”历史由来,分析了形成现在“放羊课”的原因,对“科学放羊课”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真正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实在教师的认知上,避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放羊课”。
通过问题的引领,让教研组内每一位教师都能去查找资料,认真总结反思进行思考,有时候教师可能收获并不大,但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成长的过程。
三、借助微信公众号,资源分享转理念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网络急速传播,根据需要可以推送到每一个手机客户端。更多的有关体育教育教学的微信公众号陆续建立,一些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新的思维随着公众号被推送到教师面前。因此,教研组建立微信学习群,每一位教师把自己的资源分享到微信群与组内老师一起探讨学习,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例如,微信公众号“体育老师”,经常推送一些比较实用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和国内外一些资讯、教学案例等,非常适合学校体育教师学习。
在信息轰炸的时代,教研组更加要注重对信息的收集与甄别,不能一概吸收,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以加工并付诸于实践应用,成为教师自己的材料,真正发挥资源的作用,转变教师理念,促进教师成长。
四、观摩网络优质课,课例研究促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动中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在信息化时代下,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开设研讨课来提升课堂的执教能力,还可以通过对网络资源中的课例研究提升课堂执教能力。因此,教研组结合“一师一优课”等网络资源,定期开展课例研讨活动,按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场地器材、组织安排、练习密度等多维度进行教师听课评课交流活动,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对一节二年级《轻物投掷》课例进行研讨活动中,教师通过记录观察发现本节课的练习密度很小,通过再次统计教师讲解时间、组织练习时间、每一部分时间等相关数据后,认为教师语言过多,练习方式太过于复杂造成了练习密度过低。通过课例分析,让教师意识到了精讲多练和有效练习方式的重要性。
在课例的研究中,教师在发现课例中存在问题的同时,要更多观察执教教师的教学能力,重点关注教师的设计理念,并反思课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指导自己课堂教学的成长,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五、参与网络大讨论,案例研讨展思维
一个学校的体育教研组人数总是有限制的,如果只是教研组内几个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活动,那么教研组内教师的思维肯定会受到限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教研活动积极开展起来,而这些网络教研活动背后的组织者都是一些学科的专家、名师和骨干教师,因此,教研组应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助力教师拓展自身思维,取长补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例如,某体育学科杂志经常进行“案例研析”活动,对于现阶段比较热门的话题进行探讨研究,并邀请一些高校专家作为嘉宾主持,由区域内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一起探讨互动,全国各地的教师进行思考发言。参与这样的网络教研活动,即使只是参与不发言,也能让教师进行头脑风暴,有助于教师拓展自身的思维,形成新的认识。
六、利用微信交流群,集体研磨备课堂
模拟上课是教师进行备课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师参加评优评先、职称面试的主要手段。因此,提高教师模拟上课的能力,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研组开展了“每周一课”校本教研活动,要求组内1~2名教师在每周日之前,针对自己下周将要上的课进行模拟上课视频拍摄,通过教研组微信群分享,组内成员在微信群进行探讨研磨。
例如,某教师下周将进行《折返跑》课时教学,通过模拟上课的视频,教师们发现该教师组织的所有练习中只有练习组织形式,没有技术动作教学过程。因此,教研组教师们又查找资料,对技术动作是体育课堂教学载体做了进一步明确。
通过每周一课的集体研磨备课方式,能够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练习设计等方面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尤其是针对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欠缺,开展每周一课的活动有助于他们快速提升课堂执教能力。
教师的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帮助,集体的发展需要教师不断的成长,校本教研活动就是依靠教研组中教师之间的对话、分享与合作,促进教师行为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时代为教师们提供了更便利的对话途径和更丰富的分享平台,而教研组应与时俱进,凝聚教师力量,提升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力,发挥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真正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2922.htm